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2025vivo开发者大会上,安全与隐私分会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百度安全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安全护栏"技术,第三次荣膺vivo最佳安全技术合作伙伴奖项,这一成就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入新阶段。
随着端侧大模型技术的广泛应用,终端设备面临的安全挑战日益复杂。本地运行的模型参数存在被逆向提取的风险,压缩后的模型结构对对抗攻击更为脆弱,加之终端算力限制和敏感数据残留问题,构成了多维度安全威胁。百度安全团队针对这些痛点,构建了覆盖云-边-端的全栈防护体系。
该解决方案的核心创新在于"纵深防御"架构设计。在内容安全层面,系统通过多轮对话解析技术提升输入风险识别率,采用基于权威信源训练的安全大模型实现输出端的精准引导。针对多模态内容审核,研发团队突破传统专家模型局限,实现了图文混合场景下的审核精度提升。特别设计的离线审核算子,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将算力占用降低40%,支持日志追溯、策略热更新等应急功能。
攻击防御层面,系统集成语义级恶意意图检测引擎,可识别伪装提示词注入等新型攻击手段。通过角色扮演模式分析,有效阻断通过社会工程学发起的模型操控尝试。测试数据显示,该方案对隐蔽攻击的拦截成功率达98.7%,较传统方案提升32个百分点。
配套的安全评测体系引入"裁判大模型"技术,通过微调训练实现自动化标注。该系统包含覆盖金融、医疗等20个垂直领域的评测数据集,可生成包含风险等级、攻击路径、修复建议的立体化评估报告。某头部手机厂商的实测数据显示,应用该评测体系后,模型安全漏洞发现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8小时。
vivo安全负责人表示:"百度安全的技术方案在终端适配性和攻击防御深度上表现突出,其离线审核能力完全符合金融级安全标准,这是我们连续三年选择合作的关键因素。"据技术白皮书披露,该方案已形成37项发明专利,相关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前,百度安全护栏技术已服务超过200家企业客户,日均处理安全请求达12亿次。在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等新兴领域,该技术帮助客户将安全事件响应速度提升至秒级,有效保障了端侧AI的可靠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