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启动公开征求意见程序,此举旨在全面规范车门把手产品性能,大幅提升其安全水平。该标准的拟定,引发了汽车行业广泛关注。
新规中一项关键性强制要求格外引人注目,即所有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这意味着,即便车辆遭遇断电或碰撞事故等紧急情况,车内人员也能通过徒手操作顺利开启车门,为乘客安全增添重要保障。
这一要求的出台,在业内引发强烈反响。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望有效遏制汽车设计领域过度追求形式的“炫技竞赛”,促使汽车设计重新聚焦“安全实用”这一本质需求。
面对新规,众多车企已迅速展开行动。尚界首款新车H5便未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展现出对安全理念的重视。特斯拉设计总监也透露,公司正在重新设计车门把手系统,计划将电子和机械结构合二为一,力求让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更便捷地打开车门。
不过,多数车企表示,汽车门把手的设计优化调整仍需时间形成新的设计理念。东风相关人士称,目前针对汽车门把手新规,公司会有新的设计调整,但具体的设计理念和转变思路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广汽相关人士则从成本角度分析了门把手设计的转变难度。他们指出,为确保安全冗余和整车造型流畅,隐藏式门把手的研发设计成本相较于传统机械式门把手更高。若要从隐藏式门把手改成传统机械式门把手,需要重新设计电气路、重新开模等。尤其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设计更讲究一体化的背景下,看似只是改动了一个门把手,实则很多系统设计都需要联动改变,改动成本着实不小。
针对当前市面上大量隐藏式门把手车型潜在的安全风险,流通协会专家提出了关于召回的看法。专家表示,是否需要召回这类车型以升级安全冗余更高的门把手,仍有待商榷。一方面,市面上隐藏式门把手车型数量庞大,召回成本巨大;另一方面,能否召回改造也是一个问题。目前技术法规尚不能追溯已经销售完的产品,除非因此发生安全事故,有消费者投诉到召回管理部门,相关部门才会判断是否需要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