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固态电池产业迎关键转折:技术突破与资本助力,谁将成投资新宠?

   时间:2025-10-17 04:36:2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固态电池领域近期迎来多重利好,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齐头并进,资本关注度持续升温。我国科研团队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关键技术,使电池续航能力从500公里跃升至1000公里;与此同时,丰田汽车宣布将于2027-2028年量产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标志着这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全固态电池通过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双重突破。当前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约250Wh/kg,而全固态电池上限突破500Wh/kg,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更关键的是,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泄漏的特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池安全痛点。随着技术路线可行性得到验证,行业正式进入从概念到产业化的转折阶段。

产业周期方面,多家机构给出积极预测。中信证券指出,2025年将成为半固态电池成熟放量、全固态技术路线收敛的关键节点;开源证券进一步测算,2025年底将实现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进入普遍装车阶段,到2030年全球出货量有望达到642.6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33%。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对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为固态电池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资本市场对固态电池的布局已现端倪。10月以来,超过20只相关概念股获得融资净买入,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机构调研数据也显示,容百科技、当升科技等材料企业当月吸引超百家机构关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同步加码,凸显市场对行业前景的信心。

在核心标的方面,宁德时代凭借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地位和全链条布局备受关注。公司总市值1.7万亿元,全球市占率超35%,在固态电池领域从材料体系到工艺设备均有深度布局,客户覆盖特斯拉、宝马等国际车企。10月融资净买入12.24亿元居首,若全固态电池实现量产,其成本与性能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比亚迪则依托整车与电池一体化优势形成技术协同。公司总市值9465亿元,自研刀片电池技术领先,固态电池研发与整车应用深度融合。预计2025年后高端车型将率先搭载固态技术,形成电池性能提升、整车竞争力强化、销量增长的良性循环。10月融资净买入3.08亿元,显示市场对其技术迭代能力的认可。

材料环节中,当升科技在固态材料领域率先实现吨级出货。其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已导入清陶能源、卫蓝新能源等头部企业,技术领先性与客户优质性构筑竞争壁垒。2025年上半年材料持续放量,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容百科技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超30%,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储备深厚。公司业务以国内外常规销售为主,受出口管制影响较小,同时适配固态电池高镍化趋势。10月获162家机构调研,海外市场拓展与固态技术适配成为业绩增长双引擎。

有研新材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101%-127%,固态电池材料业务(如稀土靶材、高性能合金)受益于组件需求增长。公司在稀土功能材料领域技术积淀深厚,为固态电池提供关键材料支撑,业绩确定性与赛道红利形成双重驱动。

尽管前景广阔,固态电池产业仍面临技术路线、产业化进程和市场竞争等风险。全固态量产进度、硫化物与氧化物技术路线竞争存在不确定性,设备成本、良率等瓶颈可能影响产业化进程,市场竞争加剧或导致利润空间压缩。投资者需聚焦技术卡位、业绩弹性和产业链稀缺性,把握产业爆发初期的布局机遇。

附: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居前的固态电池概念股(单位:亿元)

代码 300750 简称 宁德时代 12.24

代码 002594 简称 比亚迪 3.08

代码 300014 简称 亿纬锂能 1.74

代码 002340 简称 格林美 1.71

代码 002460 简称 赣锋锂业 1.16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