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绿色转型成果显著:电车出行兴起,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时间:2025-10-21 11:46:2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中国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充电总量达1.23亿千瓦时,日均充电量较去年同期激增超45%,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数据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绿色出行理念已从城市核心区向更广泛地域渗透。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超过半数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道路行驶,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成效显著。支撑这一转变的,是"十四五"期间中国构建的全球最大规模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截至2025年8月,全国充电桩总数突破1734.8万个,较五年前增长近10倍;高速公路充电设施达4万余个,增长幅度达500%。

充电网络布局呈现立体化特征。一二线城市周边、三四线城市及农村乡镇成为建设重点,97%的县级行政区和80%的乡镇已配备公共充电设施。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半径,长途出行"里程焦虑"显著缓解。以深圳为例,该市已建成1057座超充站和48.7万个充电桩,形成全球首个超充设施数量超越传统加油站的城市,实现"一杯咖啡充电满"的便捷体验。

充电效率提升同样引人注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显示,公共直流充电桩平均功率从2021年的73.9千瓦提升至2025年6月的98.51千瓦,大功率充电设施达3.7万台。这种技术进步使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为新能源汽车普及扫清关键障碍。

能源供给端同步发生革命性变化。"十四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从40%跃升至60%,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连续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五年间提升超5个百分点,风光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从2020年的9.7%增至2024年的18.6%,今年上半年新增用电需求全部由清洁能源满足。

传统能源领域也在加速绿色转型。全国95%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较2020年提高3.1个百分点。海南乐东电厂通过环保改造实现"超超低近零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污染物排放趋近于零,废水零排放,厂区环境堪比公园,彻底颠覆传统火电厂形象。

在《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之际,中国公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超30%,风电太阳能总装机达36亿千瓦(为2020年的6倍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车销售主流。这些目标预示着中国绿色转型将进入更高速发展阶段,能源革命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社会运行方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