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江苏女高管放弃高位创业,三年磨剑推出智能座舱,出货量破百万台

   时间:2025-10-21 11:35:3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深耕近二十年后,刘青决定带领团队踏上新的征程。这位曾在上市公司担任副总裁的职业经理人,选择在2020年放弃高管职位,带领核心团队创立润芯微科技。这个决定源于她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单纯依赖手机操作系统已触及发展天花板,而智能终端市场的变革正孕育着新的机遇。

创业初期,刘青就为公司设定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从专注软件服务转向提供软硬一体化的智能解决方案。当时"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刚刚兴起,她敏锐地捕捉到智能座舱将成为连接人、车、家的关键节点。基于二十年积累的操作系统开发经验,团队迅速将技术优势从手机领域延伸至汽车电子,开发出兼具轻量化与强连接能力的智能座舱系统。

经过三年技术攻关,润芯微推出的启航操作系统实现了设备间的毫秒级数据同步。这套系统不仅打通了手机与车机的连接壁垒,更将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纳入生态体系。当用户每周三驾车前往球场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家中球拍是否遗漏,并通过座舱屏幕发出提醒。这种跨场景的智能协同,正是团队攻克通信协议壁垒后的创新成果。

在市场竞争策略上,润芯微采取了差异化定位。相较于传统Tier1供应商聚焦高端市场,公司选择从中低端车型切入,通过C100产品将智能互联功能带入5万元价位车型。这款支持多种连接方式的座舱系统,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体验"万物互联"的便利。同时,多端协同能力成为开拓主机厂市场的利器,上汽、广汽等车企正是看中其能实现车机与家庭智能设备的无缝连接。

技术架构的创新是润芯微的核心竞争力。底层"芯片底板"技术通过与主流厂商合作,实现了硬件资源的高效调度;中间层的启航操作系统作为神经中枢,支撑着跨设备协同;上层开放的开发者平台已聚集5000余名开发者,孵化出近万个智能应用。这种三层架构设计,使系统既能适配不同算力的设备,又能满足车企快速迭代的需求。

在机器人领域,润芯微的高精度控制器已应用于工业和服务机器人场景。与头部企业的合作不仅拓展了业务边界,更验证了技术平台的适配能力。目前公司形成四大业务板块:智能汽车板块已获百万台量产订单;智能终端板块保持20%-30%的年增长;机器人和智能家居板块则构成新的增长极。

从纯软件公司向软硬一体化的转型充满挑战。刘青带领2000人团队,建立了以技术专家为核心的"星型架构",打破传统层级观念。扁平化管理促进创意流动,独特的激励机制允许技术团队自主选择项目,优秀方案可获得内部孵化机会。这种组织创新,使公司在技术迭代中保持互联网企业的敏捷性,在平台建设上又具备基础研究的耐心。

在产品开发上,润芯微采用双周迭代的敏捷模式;在技术积累方面,持续投入底层研究。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在巩固国内头部客户合作的同时,已在欧洲、北美等地设立办事处。刘青用"种树"比喻创业哲学:既要快速试错寻找适合的土壤,又要耐心培育等待成长。这种理念也体现在她的个人生活中——今年已完成1000公里长跑,将马拉松的耐力融入企业管理。

对于企业发展节奏,刘青有着独特的思考。她不设定3-5年的中长期目标,而是专注做好每个年度规划。"先把今年过好、明年过好,保持业务增长和团队稳定,这对企业来说才是当务之急。"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正是润芯微能在智能终端浪潮中快速崛起的关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