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于北京因病辞世,享年103岁。这位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一生致力于科学探索与教育传承,为中国乃至世界物理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10月24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社交平台发布悼念文章,以"大师归去,高见永存"八字概括对杨振宁的深切缅怀。他特别提到,与杨先生四次会面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这份记忆成为他撰写悼文的重要情感支撑。
莫言特别创作新诗《悼杨振宁先生》寄托哀思:"港岛悲闻坠大星,满天秋雨叶飘零。先生原本仙乡客,归去犹留百世馨。"诗中以"大星坠落"喻指科学巨匠离世,用"百世馨"赞誉其学术遗产的永恒价值。他透露,这首短诗仅是初步悼念,未来或将撰写长文详述两人交往细节。
公开资料显示,莫言与杨振宁的首次会面发生在2012年11月的钓鱼台国宾馆。当时两位诺奖得主的对话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这段跨越文学与物理领域的交流,被视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对话的典范。
杨振宁的学术生涯跨越半个多世纪,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领域取得开创性成果。他提出的"杨-米尔斯理论"为现代物理学奠定重要基础,其科学成就与教育理念持续影响着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莫言在悼文中特别强调,杨振宁不仅是卓越的科学家,更是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思想者。他认为,杨先生关于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论述,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