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迎来重磅合作,OpenAI与半导体巨头AMD正式签署总额达数十亿美元的战略协议。根据协议内容,AMD将在未来数年内为OpenAI提供总计6000兆瓦的AI计算资源,其中首批1000兆瓦的Instinct MI450GPU集群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这项合作不仅确立了OpenAI作为AMD核心计算合作伙伴的地位,更创新性地引入股权认购机制。协议约定OpenAI将获得最高1.6亿股AMD普通股的认购权利,具体持股比例将根据未来五年内双方设定的业绩目标逐步兑现。消息公布当日,AMD股价在纳斯达克市场创下34%的单日涨幅纪录。
在供应链布局方面,OpenAI近期展开多线并进策略。除与AMD的合作外,该公司上月刚与英伟达达成价值1000亿美元的十年期协议,获得10000兆瓦的GPU计算资源;同时与甲骨文签署的3000亿美元协议,则锁定至2030年的全栈计算服务。这种"多供应商"策略被行业分析师视为规避技术垄断的关键举措。
J.Gold Associates资深分析师杰克·戈尔德指出,AI模型训练对硬件的多样性需求日益凸显。"单一芯片架构会限制模型优化空间,混合使用不同厂商的硬件能显著提升算法效率。"这种观点得到产业界的广泛认同,目前全球前五大科技公司中已有四家采用多源芯片方案。
对AMD而言,此次合作具有战略转折意义。尽管其在AI加速器市场已取得15%的份额突破,但与占据72%市场份额的英伟达相比仍存在差距。Gartner研究总监高拉夫·古普塔分析认为:"与OpenAI的合作将重塑市场认知,证明AMD具备承载超大规模AI工作负载的技术实力。"
这场科技巨头间的联姻正在引发连锁反应。据供应链消息,多家云服务提供商已开始重新评估采购策略,部分企业级客户要求硬件供应商提供更具弹性的定价方案。不过行业观察人士提醒,OpenAI当前面临的商业化挑战不容忽视——其企业级AI解决方案的盈利路径尚未清晰,持续的硬件投入可能带来财务压力。
协议核心亮点:
• 计算规模:6000兆瓦AI算力支持,相当于300万颗高端GPU同时运行
• 技术路线:2026年部署的MI450将采用CDNA4架构,理论算力较前代提升3倍
• 股权结构:OpenAI可通过分阶段达标获得最高5%的AMD流通股
• 行业影响:推动AI基础设施市场形成"双雄争霸"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