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近日通过社交媒体透露,小米汽车已建立起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试体系。从设计验证到量产后的持续优化,科学严谨的测试流程被视为保障产品品质的核心环节。这一体系不仅包含传统汽车制造的常规测试项目,更针对特殊使用场景开发了专项验证方案。
在量产前的设计验证阶段,小米汽车已累计完成超过120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其中SU7车型测试里程突破540万公里,而最新发布的YU7车型测试里程更达719万公里,并完成了环绕三大国道的极端路况测试。测试团队在吐鲁番高温沙漠、漠河极寒冰原、青藏高原等典型环境中,对车辆动力系统、电池性能、温控管理进行全方位验证。
针对高原地区特殊的使用需求,小米汽车为YU7车型开发了多项创新技术。车窗玻璃采用特殊镀膜工艺,紫外线阻隔率超过99%;空气悬架系统在Pro及Max版本上实现海拔自适应调节,确保不同高度下的操控稳定性;双5G通信模块的配置,有效解决了高原地区信号衰减问题。车辆在续航能力、快充效率和充电桩兼容性方面也进行了针对性优化。
量产后的泛化测试阶段,小米汽车建立了动态风险监测机制。目前正在进行的YU7高原泛化测试,重点捕捉长尾使用场景中的潜在风险。测试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车辆在复杂路况、极端气候、特殊驾驶习惯下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形成设计-测试-优化的闭环改进体系。
据官方介绍,小米汽车未来将加大在测试领域的资源投入,计划构建覆盖全球主要气候带的测试网络。除传统的"三高"测试(高温、高寒、高原)外,还将拓展至高湿、高盐、强电磁等特殊环境验证,确保产品在不同地域、不同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