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传来喜讯——当地转马台一带发现一处储量达7亿吨的特大型冶镁白云岩矿床。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甘肃省同类矿产资源储量纪录,更为区域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据地质勘查数据显示,该矿体形成于中元古界蓟县系王全口组浅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具有典型的层控特征。矿体呈层状产出,倾角平缓且厚度稳定,埋藏深度较浅,具备理想的露天开采条件。经专业机构测算,仅露采境界内确认的冶镁用白云岩矿石量就超过7亿吨,同时伴生有3亿余吨建筑用白云岩资源。
作为金属镁冶炼的核心原料,该矿床的白云岩品质达到工业优等标准。其化学成分稳定,镁元素含量符合高端冶炼要求,可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冶金熔剂、玻璃陶瓷等传统工业领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矿床的综合利用价值显著,通过分级开发能够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地质专家指出,此次发现的矿床具有三大突出优势:一是资源规模庞大,单矿体储量居全国前列;二是开采条件优越,地形坡度与矿体产状高度匹配;三是伴生资源丰富,建筑用白云岩可同步开发利用。这些特点使得该矿床具备成为国家级资源基地的潜力,对完善区域产业链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相关部门已启动资源开发规划研究,重点围绕绿色开采技术、综合利用方案和产业配套布局展开论证。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将提升甘肃省在金属镁产业链中的地位,更为西部地区资源型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