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专访天通瑞宏沈瞿欢:以创新突围滤波器困局,携手开拓国产替代新蓝海

   时间:2025-11-08 01:51:5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5G基站大规模建设与6G研发加速推进的双重推动下,滤波器作为通信、新能源等领域的核心器件,正迎来技术升级与国产替代的关键机遇期。然而,全球滤波器市场格局高度集中,博通、Qorvo、村田等国际巨头占据超90%的高端市场份额,国内三十余家企业仅能争夺不足5%的低端市场,面临产能过剩、价格倒挂、普遍亏损等困境。与此同时,Skyworks与Qorvo的合并计划进一步加剧了行业整合预期,海外企业通过资源优化应对消费电子领域利润下滑的挑战,而国内企业则需在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中寻找破局之道。

天通瑞宏科技作为国内滤波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全产业链协同优势与颠覆性创新,在行业变局中崭露头角。公司董事长沈瞿欢在“第四届射频滤波器创新技术大会”期间接受专访时表示,海外企业的合并本质是商业逻辑驱动下的资源整合,而国内市场正迎来国产替代的“窗口期”。他指出,过去国内终端厂商优先选择海外供应商,但随着海外企业产能利用率下降(如村田滤波器产能利用率仅60%-70%),国内企业已逐步填补中高端市场空白。天通瑞宏通过优化材料与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成功进入多家头部终端厂商供应链,并在部分领域成为国内唯一通过重点客户认证的滤波器供应商。

面对行业“小而散”的竞争格局,天通瑞宏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在技术层面,公司紧盯海外企业降本动向,针对性优化材料与工艺,例如通过改进衬底材料掺杂工艺和PET封装耐高温性能,实现10瓦大功率SAW滤波器的量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满足基站、卫星等高功率场景需求的企业。在市场层面,公司避开消费电子红海竞争,重点布局航天、基站、低轨卫星等高端领域,其低轨卫星滤波器已实现发射应用并获得重复订单,同时与海外航天企业推进合作。公司还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SAW技术的AI时钟芯片,替代传统石英晶振,大幅改善频率稳定性与精度,为AI服务器、光模块等新兴市场提供核心器件支持。

天通瑞宏的竞争优势源于其全产业链协同模式。公司依托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构建了覆盖材料、研发、制造、封装的完整产业链。在材料领域,公司通过“应用端定义技术”的闭环研发体系,反向定义材料特性,例如为满足大带宽需求研发16度切向LN晶体,为10瓦大功率滤波器优化衬底掺杂工艺。在研发环节,公司自主搭建的仿真平台将迭代周期从72小时缩短至3小时,实测与仿真吻合度达行业领先水平。制造环节则采用DUV光刻技术与“二次抛光”工艺,将产品不良率控制在12ppm以下,远低于国内同行水平。封装方面,公司提供超薄封装、多形式集成封装等定制化服务,满足客户对产品小型化、集成化的需求。

沈翿欢强调,团队凝聚力是天通瑞宏的核心优势。公司通过股权设计、绩效奖励等方式共享发展成果,赋予研发团队充分的技术决策自主权,并倡导“善于折腾”的创新文化。这种文化推动团队不断挑战技术边界,例如将传统SAW滤波器功率从2瓦提升至10瓦,拓展至航天、基站等高端领域。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内最全的滤波器产品线,覆盖Normal SAW、TC-SAW、TF-SAW三条技术路线,工作频率覆盖200MHz至5500MHz,全系列双工器、多工器及模组已实现海量出货,有力推动高端滤波器国产化替代进程。

面对行业盈利压力与研发投入的矛盾,天通瑞宏制定了三大应对策略:一是通过材料自主化、工艺优化与产品集成化降低成本,提升单颗产品附加值;二是在消费电子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重点开拓航天、AI服务器、基站等高价值领域;三是布局海外市场,拟在日本或东南亚建设设施,规避关税与技术限制风险。公司通过与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完善仿真设计平台,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资源,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沈瞿欢表示,滤波器行业的竞争是“持久战”,天通瑞宏将以技术驱动与客户导向为理念,持续突破应用边界,为国内产业崛起贡献力量。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