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乌镇近日迎来一场全球互联网领域的盛会——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本届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主题,通过系列活动展现互联网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全球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峰会焦点之一的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于6日揭晓17项获奖成果。这些项目覆盖大模型、智联网、具身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体现了全球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方向。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该奖项旨在挖掘并推广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为行业树立标杆,促进技术普惠与共享,助力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世界。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成为最大亮点。机器人与人类选手同台竞技、AI视频生成平台实现“一句话成片”等场景,生动诠释了技术赋能生活的可能性。本届博览会以“AI共生、智启未来”为主题,吸引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机构参展,成为新技术跨行业应用的集中展示平台。
峰会期间,一场聚焦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对话引发关注。7日下午举行的“六小龙乌镇对话”中,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群核科技、云深处科技、游戏科学、深度求索等六家企业的负责人围绕技术瓶颈突破、行业机遇与挑战展开探讨。深度求索研究员陈德里提出,当技术跨越关键节点后,将迎来指数级增长。与会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发展需平衡创新与安全,呼吁加强技术治理与监管协同。
除主论坛外,峰会还围绕数字经济、数据治理、全球发展倡议等议题开设24场分论坛。多元观点在此碰撞,激发出技术创新的新火花。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弗朗西斯·高锐将其比喻为“观点孵化器”,认为这种开放交流模式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重要思路。
同期举办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理论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这一理念的实践路径。与会专家强调,随着中国承办更多国际交流平台,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共识正在形成。国际电信联盟前秘书长赵厚麟指出,该理念契合全球信息化趋势,为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与会者达成共识: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他们呼吁,让每个国家、每个人都享有平等参与数字建设的权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有序的网络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