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赛力斯港股上市市值波动,探索智能新赛道能否再造辉煌?

   时间:2025-11-10 17:30:2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车企赛力斯近日完成“A+H”两地上市,成为继理想、蔚来后第三家实现该目标的中国车企。此次港股IPO以140.16亿港元募资规模创下中国车企最大纪录,同时也是今年全球车企IPO之最。然而,这场备受瞩目的资本盛宴却遭遇“开门黑”,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三个交易日内港股累计跌幅达11.55%,同期A股市场亦出现10.73%的回调,引发市场对这家明星企业的深度审视。

产业界与资本市场的反应呈现明显分化。上市当日,汽车行业从业者的朋友圈被刷屏,业内普遍将此次IPO视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里程碑。北京某券商闭门会议上,与会者用“魔幻五年”形容赛力斯的发展轨迹,既包含对其技术突破的肯定,也暗含对资本运作可能引发波动的预警。公司董事长张兴海在上市仪式上提出的“开拓中国高端汽车全球新赛道”愿景,成为支撑市场信心的关键表述。

二级市场的冷静反应折射出结构性隐忧。花旗银行在上市次日将赛力斯A股评级从“中性”调至“卖出”,目标价下调22%至129.1元,核心依据指向明星车型生命周期趋近尾声及港股上市带来的股权稀释效应。尽管存在“烟幕弹”质疑,但财务数据确实暴露出发展瓶颈:2025年第三季度虽实现营收481.33亿元(同比增15.75%),但净利润仅微增0.3亿元,出现典型的“增收不增利”现象。

成本结构失衡成为最大掣肘。前三季度销售费用高达160亿元,占营收比例达14.47%,是净利润的三倍有余,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研发支出仅50.6亿元,在头部新能源车企中处于低位。76.36%的资产负债率虽较年初有所改善,但仍显著高于同业,反映出激进扩张策略下的财务压力。

市场分化在终端表现尤为突出。问界系列作为核心产品,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7.79%,其中M9改款后销量下滑,M5面临换代压力,M7则需应对新一轮竞争。这种困境折射出行业深层变革:汽车产品更新周期已从五年缩短至两年,对企业的研发响应速度和终端调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某车企创始人直言,当前竞争本质已演变为“体系能力”的比拼。

破局之道或许藏在跨界布局中。赛力斯旗下凤凰技术公司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签署的具身智能合作协议,揭示出企业战略转型的雄心。双方将共同开发多模态云边协同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这被视为复制问界品牌成功路径的重要尝试。若能在机器人领域实现年销50万台、单台利润1万元的预期,相当于再造一个赛力斯汽车体量的新增长极。

这种转型底气源于企业基因。与重庆这座创新之城深度绑定的赛力斯,展现出超越传统车企的技术整合能力。从智能汽车到具身智能的技术同源性,为企业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业内人士指出,当市场将赛力斯简单归类为新能源车企时,其已悄然向“智能科技综合体”进化,这种身份转变或将重塑资本市场估值逻辑。

行业观察者提醒,智能电动车时代的竞争规律已发生根本变化。相较于燃油车时代给予企业的漫长发展期,当前市场要求参与者必须具备更快的迭代能力和更强的风险承受力。赛力斯面临的波动本质上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阵痛,其价值最终将取决于能否在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平衡中,找到属于自身的“第二曲线”突破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