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大会期间共达成180个合作项目,总投资规模达861.3亿元,覆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及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领域。
此次签约呈现两大显著特征:头部企业集聚效应突出,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可观。据统计,超过50家行业领军企业选择落户宜宾,其中包含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在投资规模方面,26个项目投资额超10亿元,合计金额占签约总额近半数。浙江软控、鹏程无限等企业的高能级布局,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产业链延伸与技术革新形成协同效应。签约项目贯穿新能源产业全链条,从原材料生产到电池制造,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均有覆盖。新石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中心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将构建L4级无人驾驶技术体系,打造集智慧平台、智能车辆、智能制造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助力宜宾建设西南地区智慧物流枢纽。
项目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9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万个。作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宜宾已形成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生态。截至目前,当地累计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构建起从基础材料到电池回收的绿色闭环产业链,成为全国产业配套最完善的地区之一。
新型储能领域成为投资新热点,16个相关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66.3亿元。深圳鹏程无限投资的27GWh储能电芯项目落户叙州区,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将建设园区首个储能电芯生产基地。其研发的314Ah磷酸铁锂电芯具有12000次循环寿命和15年低衰减特性,可显著降低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
技术创新项目同样备受关注。深安锂能半固态电芯项目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1GWh高比能电池生产线,二期建设4GWh半固态电芯生产线。该企业研发的400Wh/kg高比能超充固态电池,成功解决高能量密度、快速充放电与安全性的技术矛盾。作为北京理工大学产学研转化成果,该项目将为宜宾带来前沿技术突破和高端人才集聚效应。
中国华电集团董事长江毅指出,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是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宜宾储能产业园负责人表示,随着鹏程无限等项目的落地,当地新型储能产业链核心环节得到完善,产业集群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显著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