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传输领域,输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大动脉”,长期暴露于野外复杂环境中,承受着雨水冲刷、冰霜侵袭、高温炙烤等多重考验。部分线路因服役年限较长、长期高负荷运行,逐渐出现老化现象,导致导线与线夹连接处的温度异常升高,成为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潜在隐患。这类隐患若未及时处置,不仅会加速导线绝缘层的老化进程,更可能引发断线、线路跳闸等严重故障,甚至造成区域性停电事故,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一款名为TLKS-PMG-TP的输电线路线夹及导线温度在线监测装置应运而生。该装置通过高精度测温技术与全天候监测能力,为输电线路装上了“智能温度感知系统”,可实时捕捉设备温度变化,为运维人员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其核心测温模块采用接触式设计,直接贴合线夹与导线表面,测量范围覆盖-40℃至+120℃,精度达±0.5℃,能够精准识别0.1℃的细微温差,确保异常温度无所遁形。
在技术设计层面,该装置集成了多项创新功能。为保障测温数据的稳定性,其外壳采用等电位设计,与导线保持电位一致,有效避免线路电磁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供电系统支持太阳能与高性能聚合物蓄电池双模式,可满足野外长期无人值守的用电需求;数据传输方面,通过2.4GHz传感器实现500米以上的远距离通讯,并兼容4G/5G网络,可将实时数据快速上传至监控中心。当监测到温度超过预设阈值时,系统可在5秒内触发报警机制,为运维人员争取处置时间。
在运维管理环节,TLKS-PMG-TP装置推动了传统模式的智能化升级。运维人员可通过PC端或移动端客户端远程查看导线温度数据,支持对前端装置参数进行在线更新、配置与调试,大幅提升管理效率。装置内置数据存储模块,可循环记录至少30天的温度状态信息,为分析线路温度变化规律、预测潜在风险提供历史数据支撑,助力电力部门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
目前,TLKS-PMG-TP在线监测装置已在多地电网中投入应用,其精准的温度监测与预警能力显著降低了线路因温度异常导致的故障率。通过实时感知设备健康状态,该装置不仅提升了电力传输的安全性,更为构建智能电网、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提供了技术保障,成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实践案例。随着技术迭代与功能优化,此类智能监测设备有望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发挥作用,推动电网运维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