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近日迎来了一场聚焦研究生创新实力的科技盛会——第十四届“天宫杯”研究生创新实验竞赛。这场以“探索前沿、突破边界”为主题的赛事,吸引了全校数百支团队参与,参赛项目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尖端科技领域,覆盖空天飞行器设计、能源动力革新、通信导航优化、传感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研发、先进材料应用及医工交叉融合等十余个前沿方向。
竞赛现场,一系列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采用离子风推进技术的静音飞艇实现了低噪音长航时飞行;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系统通过磁耦合谐振技术将充电效率提升至92%;地-空-壁三栖电磁吸附飞行器可灵活切换飞行模式,适应复杂环境作业;多模态仿生机器人则融合了飞禽与爬虫的运动特性,具备空中盘旋与地面攀爬的复合能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研究生团队对技术难题的攻坚能力,更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创新思维。
作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的重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始终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置于战略核心地位。学校通过构建“课程-实验室-竞赛-产业”四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近年来,该校研究生团队在多项国家级赛事中屡创佳绩,其创新项目连续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等顶级荣誉,并在“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机创新大赛中包揽多项冠军。
本届“天宫杯”竞赛特别增设“产业对接专场”,邀请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龙头企业现场观摩,已有多个项目与企业达成技术转化意向。这种“以赛促研、以研促产”的模式,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实战演练平台,更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注入了新生力量。随着竞赛影响力的持续扩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逐步构建起辐射全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创新人才培育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