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公布最新财务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四个季度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经调整净利润达113亿元,同比增长80.9%,创下历史新高。这一业绩表现显示出公司在核心业务与创新领域的强劲增长动力。
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亮点。财报显示,该业务分部收入达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及AI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单季经营收益达7亿元。公司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2025年1至9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26万辆,第三季度交付量达10.88万辆,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按照当前进度,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有望在本周提前完成。
销售服务网络建设同步推进。截至9月30日,小米汽车已在全国119个城市开设402家销售门店,服务网点覆盖125个城市,总数达到209家。这种渠道下沉策略为销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媒体披露,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达91亿元,同比增长52.1%,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超过300亿元,研发团队规模已达24871人。

存储芯片价格波动引发市场关注。集团总裁在财报会议上回应称,本轮内存价格上涨周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主要驱动因素是AI技术发展带来的HPM芯片需求激增。与以往手机行业周期性波动不同,此次价格上涨呈现出结构性特征。数据显示,存储芯片价格低点出现在2023年,预计新产能要到2027年才能释放。面对供应紧张局面,公司已确保2026年全年供应无虞,同时将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部分成本转嫁来应对涨价压力。
资本市场方面,小米股价近期出现调整,10月份累计下跌20%,11月以来跌幅超过5%,但年初至今仍保持18%的涨幅。截至最新交易日,公司股价报收40.78港元,总市值1.06万亿港元。市场分析认为,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盈利突破和AI技术投入的持续加码,将成为支撑公司长期价值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