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内,第50万辆小米汽车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小米汽车仅用602天便刷新了全球新能源车企达成50万辆产量的最快纪录,自2024年3月首款车型SU7发布以来,其发展速度引发行业瞩目。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下线仪式上表示,这一成就不仅验证了小米汽车从研发到服务的全链条体系能力,更体现了消费者对品牌的广泛认可。他特别向用户、供应链合作伙伴及政府相关部门表达了感谢,强调这一成绩是集体努力的结果。据第三方数据,截至2025年10月,小米SU7已跃居国内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而SUV车型YU7则连续三个月蝉联中大型SUV销量冠军,并在10月登顶全品类SUV销量榜。
产能爬坡与市场表现形成良性互动。小米汽车工厂凭借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交付量突破10万辆,创单季度新高,同比增长173.4%;前三季度累计交付超26万辆,其中9月、10月连续两月交付量超4万辆,预计本周将提前完成35万台年度目标。更值得关注的是,该季度汽车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智能电动汽车收入达283亿元。雷军透露,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将上调至超40万辆。
小米汽车副总裁于立国揭秘了50万辆背后的质量管控体系。工厂配备98个质量检测工位与143台高精度检测设备,通过严苛标准确保每一辆车出厂品质;1100余台生产机器人与超级大压铸等先进技术形成协同效应,推动工厂年内完成35次技术改造升级,生产效率显著提升。目前,工厂已累计获得近百项先进制造专利,用户提车周期大幅缩短。

作为京津冀智能制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小米汽车的崛起带动了上下游30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金钢透露,与小米的合作使其京津冀产业链产值增量近140亿元,双方合作已超越商业层面,形成价值共生生态。激光雷达供应商禾赛科技联合创始人李一帆则表示,小米通过供应链赋能推动禾赛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双方在安全领域开展的联合研发,彰显了小米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回顾发展历程,小米汽车持续突破行业边界:2024年11月,SU7以230天创下全球新能源车企最快交付10万辆纪录;2025年6月,SU7 Ultra以7分04秒957的成绩斩获“纽北最速量产电动车”称号;同月,YU7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台,再创汽车工业新纪录。雷军强调,下一步小米汽车将聚焦安全与交付两大核心,在保障品质的前提下加速生产,同时深化AI与智能制造融合,持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以实际行动回应市场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