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突破性发现!天文学家首度捕捉太阳系外恒星剧烈“日冕物质抛射”

   时间:2025-11-22 16:01:1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天文学领域近日迎来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在太阳系外恒星上捕捉到剧烈的“日冕物质抛射”现象。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此类爆发并非太阳独有,更打开了恒星活动与系外行星环境研究的新窗口。研究团队通过多波段观测手段,完整记录了距离地球约130光年处一颗红矮星的超级爆发事件。

此次观测的主角是一颗质量仅为太阳一半、表面温度显著低于太阳的红矮星。尽管体积与温度不及太阳,这颗恒星却展现出惊人的活动强度——其磁场强度达到太阳的300倍,自转速度更是太阳的20倍。这种极端特性使其成为研究恒星磁活动与爆发机制的理想样本。科学家推测,正是这种超强磁场与高速自转的组合,驱动了此次规模空前的日冕物质抛射。

观测数据显示,该恒星抛射出的等离子体云以每秒2400公里的速度冲入星际空间,这一速度在太阳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中仅千分之一的概率能达到。爆发释放的能量足以剥离其轨道上行星的大气层,对潜在生命存在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发现,系外恒星的“太空天气”可能比太阳系更为狂暴,这为评估系外行星宜居性提供了关键参数。

为捕捉这一罕见现象,科学家动用了欧洲空间局的XMM-牛顿空间天文台与低频阵列(LOFAR)射电望远镜的联合观测系统。LOFAR望远镜精准捕获了爆发产生的射电波信号,而XMM-牛顿则同步测定了恒星的温度、亮度及自转等关键参数。这种多波段协同观测模式,首次构建了系外恒星爆发事件的完整物理图景。

日冕物质抛射是恒星将外层大气中的等离子体与磁场物质高速抛入太空的剧烈活动,其规模可达太阳直径的数倍。这种爆发会引发强烈的空间天气效应,对行星磁场、大气层乃至表面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此前学界普遍认为此类现象仅存在于太阳等G型恒星,此次发现彻底改变了这一认知。

研究团队指出,红矮星作为银河系中最常见的恒星类型,其活动特性对系外行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类恒星虽然寿命漫长,但频繁的剧烈爆发可能持续剥离行星大气,使得液态水存在的时间大幅缩短。这一发现为重新评估红矮星系统的宜居性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模型可能需要据此进行重大修正。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