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近日公布了最新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整体收入实现稳健增长,但利润指标出现明显波动。本季度公司总收入达2477.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若剔除已剥离的高鑫零售和银泰业务影响,同口径收入增幅达15%。经营利润同比下滑85%至53.65亿元,经调整EBITA下降78%至90.7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减少52%至209.9亿元。
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指出,利润承压主要源于战略投入增加。公司在即时零售服务升级、用户体验优化以及前沿科技研发等领域持续加码,这些投入部分被电商业务双位数增长、云业务持续扩张以及运营效率提升所抵消。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强调,当前正处于构建AI技术基础设施和消费生态平台的关键投入期,旨在创造长期战略价值。
即时零售业务成为本季度最大亮点。中国电商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6%至1325.78亿元,其中即时零售板块增速达60%,贡献收入229.06亿元。该业务通过"淘宝闪购"品牌升级实现全国覆盖,首日上线50个城市,五日内扩展至全国范围。平台通过百亿级补贴计划、整合饿了么餐饮外卖、盒马生鲜等资源,构建起覆盖品牌商家城市仓和线下门店的供应网络。
业务整合方面,饿了么与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推动国内业务向大消费平台转型。新推出的"淘宝便利店"采用品牌授权模式,提供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服务,SKU数量达1万个,覆盖六大核心品类。平台计划年内投入20亿元支持商家升级仓店设施、提升商品品质和物流效率。饿了么品牌正式更名为淘宝闪购,标志着业务线全面打通,形成完整的即时零售生态。
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透露,10月以来单均亏损较暑期减少50%,非茶饮类订单增长超75%。业务发展已进入第二阶段,重点优化单位经济模型,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闪购业务被定位为平台升级核心战略,目标三年内实现万亿级成交额,带动相关品类市场份额提升。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随着运营效率提升,下季度投入规模将显著收缩,同时保持策略灵活性应对市场竞争。
云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至398.24亿元,公共云业务特别是AI相关产品采用量提升成为主要驱动力。过去四个季度,公司在AI+云基础设施领域资本支出达1200亿元。管理层重申未来三年AI投入承诺,不排除在已规划的3800亿元资本开支外追加投资,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在AI战略布局上,公司采取B端、C端双轮驱动模式。B端领域定位为全栈AI服务商,9月云栖大会展示的全新AI基础设施覆盖芯片、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全链条技术能力。推出的Agent开发框架ModelStudio-ADK和低代码平台ModelStudio-ADP已在金融、教育等行业广泛应用。据市场研究机构数据,阿里云在中国AI云市场占据35.8%份额,服务财富500强企业中53%的生成式AI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