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揭晓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新能源汽车再次成为推动整个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这一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与销售分别达到了696.8万辆和693.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41.4%和40.3%。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经占据了汽车总销量的44.3%,这意味着在上半年售出的每十辆新车中,有近五辆是新能源汽车。根据乘联会的预测,这一比例还将持续上升,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600万辆,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6%。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火爆,也带动了其关键零部件——驱动电机的快速发展。根据研究院乘用车电气化配置数据,2025年1至5月,驱动电机的装机量达到了494.24万台,同比增长29%。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驱动电机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轻量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优异的散热性能。
在驱动电机技术方面,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特斯拉在异步电机领域的突破尤为引人注目。从2008年推出的Roadster跑车搭载的高性能异步感应电机,到2014年Model S双电机四驱版采用的前后双异步电机架构,特斯拉不断探索异步电机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特斯拉又采用了混合搭配策略,如在2019款海外Model 3双电机版中,结合了前轴永磁同步电机与后轴异步电机,既高效省电,又保障了高速性能。
政策推动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自2020年“双碳”政策实施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了质变。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激增近160%,达到354.49万辆;2022年更是突破了705.8万辆大关,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这一爆发式增长对驱动电机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了扁线电机、油冷技术和多合一电驱动系统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扁线电机通过优化定子空间布局,提升了裸铜槽满率,从而在比亚迪秦PLUS DMI、大众ID.4、国产特斯拉Model 3/Model Y等车型中实现了降耗增效。油冷技术则通过使冷却油直接接触绕组,提高了冷却效率,比亚迪DMI借此实现了功率密度32%的提升。多合一电驱动系统则将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等零部件集成,实现了轻量化和集成化,如比亚迪e平台3.0的八合一电驱系统,在实现体积、重量缩减的同时,综合效率可达89%。
在驱动电机市场格局方面,呈现出高度集中的趋势。弗迪动力和汇川联合动力作为头部企业,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弗迪动力以173.7万套装机量、27.7%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其依托比亚迪集团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技术积累深厚。汇川联合动力则以69.8万套装机量、11.1%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凭借深厚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基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快速增长。特斯拉虽然位次有所下降,但仍以32万套装机量、5.1%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持续引领驱动电机技术的发展。
市场还涌现出了一批专业化厂商,如联合电子、格雷博、汇想、蜂巢易创、蔚来动力科技等,这些企业凭借在细分市场或技术领域的专注,占据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值得关注的是,车企自研或属于车企体系的供应商在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合计市场份额已超过40%,这反映了主机厂正加速核心部件的垂直整合,以期通过自控实现降本增效和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