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近期宣布正式进军机票销售市场,这一举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7月17日,航旅纵横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消息,称已整合38家航空公司资源,推出“民航官方直销平台”,承诺销售“0差价、0捆绑、0套路”的源头机票。此举迅速获得了国航、南航、东航、海航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的支持,它们纷纷表示已将航旅纵横平台视为与官网、APP、小程序同等重要的直销渠道。
长久以来,航旅纵横在公众眼中更多是一个提供航班动态、值机服务的工具类应用。然而,其背后的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赋予了它不凡的背景。凭借官方的支持以及强大的整合能力,航旅纵横被不少网友形象地比作“民航版12306”。
然而,自“民航版12306”上线以来,市场的反馈可谓毁誉参半。一方面,有网友对其表示赞赏,认为多了一个购票渠道总不是坏事,或许能够有效遏制OTA平台的“杀熟”行为。但另一方面,也有网友对其动机提出质疑,认为航旅纵横既想赚钱又不想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身兼运动员和裁判员两职。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航旅纵横的投诉量急剧上升,截至8月中旬,已突破13000条,其中大部分投诉都聚焦于机票业务。网友们的争议焦点在于,航旅纵横所宣传的“源头机票”是否真的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
事实上,航旅纵横确实在努力强调其机票销售的透明度。打开APP,首页显著位置的“源头机票”标签以及“买源头机票,上航旅纵横”的口号都在向用户传递这一信息。平台还明确承诺价格透明、无捆绑销售、执行航司退改规则等六大服务保障,直击用户购票时的痛点。
然而,在实际的价格对比中,航旅纵横的机票价格并未明显低于其他OTA平台。以北京飞往昆明的航线为例,在8月份的每日最低票价中,航旅纵横的价格普遍比携程高出50至100元。这一发现让不少网友感到困惑,认为“源头直销”理应更便宜才对。
对此,民航专家李瀚明解释了机票价格的形成机制。他指出,机票价格由航空公司根据多种因素制定,并通过全球分销系统(GDS)进行分发。航旅纵横作为中航信的子公司,虽然能够直接对接民航业底层数据库,但并不意味着其销售的机票就一定具有价格优势。
事实上,机票行业的利润模式相当复杂。近年来,航空公司为了降低销售成本、摆脱佣金绑架,推行了“提直降代”政策。这一政策导致OTA平台和机票代理人的佣金大幅减少,为了生存和盈利,它们不得不通过捆绑销售、交叉补贴等方式来获取额外利润。
因此,无论是航空公司官网还是航旅纵横这样的直销平台,都无法简单地将“直销”等同于“低价”。所谓的“源头机票”更多体现的是航旅纵横的价值主张,即通过提供透明、专业的服务来建立用户的信任。
航旅纵横此举也被视为对OTA平台的一次有力反击。近年来,航司与OTA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围绕定价权、渠道控制权以及利润分配的博弈愈发激烈。航旅纵横的入场得到了航司的集体力挺,它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来加强自身的直销渠道建设,提升利润空间。
然而,航旅纵横要想在OTA江湖中站稳脚跟并不容易。在产品和服务体验上,航旅纵横与成熟的OTA平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客服能力方面,航旅纵横面临着诸多投诉和质疑。在商业模式上,航旅纵横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益性与盈利性的挑战。
尽管如此,航旅纵横的入场仍然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于那些对价格不敏感但对透明度要求高的消费者来说,航旅纵横无疑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选项。而对于整个机票销售市场来说,航旅纵横的加入也将促使OTA平台更加规范自身的行为,减少捆绑销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