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钙钛矿光伏:十年探索,产业化曙光初现,能否颠覆传统硅基光伏?

   时间:2025-08-19 01:14:31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钙钛矿,这一在2013年突然闯入大众视野的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以其高效的光能转化率、轻盈可弯曲的特性,迅速成为科学界的宠儿,并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的十大科学突破之一。与传统晶体硅太阳能板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仅转换效率突破30%,还具备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势。

然而,尽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自问世以来备受瞩目,但它却迟迟未能走出实验室,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近日,昆明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传来好消息,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晶界稳定技术,声称成功攻克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效率和稳定性上的长期瓶颈。

钙钛矿,被誉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其实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材料,而是指具有ABX₃结构的化合物家族。这种材料的可调性使得科学家能够制造出与硅性质相似的半导体,从而打破了硅基太阳能电池在重量、厚度、便携性等方面的限制。钙钛矿的高吸光系数、带隙可调和高载流子迁移率,使其成为提升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关键。

自2022年以来,钙钛矿行业初步显露市场,经过两年多的稳定运行和小规模出货,其巨大潜力已经被业内多家企业所察觉。京东方、极电光能等企业已经投产GW级别的钙钛矿生产线,而纤纳光电、协鑫光电、宁德时代等企业也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投产GW级别的生产线。2025年第一季度,已有超过14家涉及钙钛矿的国内企业及团队宣布完成融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市场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镀膜、激光刻蚀、封装三大核心工艺环节,可在45分钟内将原料加工为组件。这使得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制作成本上具备显著优势,当前百MW量产成本约为1-1.5元/W,预计GW级别有望降至0.8元/W以内,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成本下降了数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高光吸收系数、受温差影响小等优点,使得其单结电池效率上限超过30%,双结叠层效率上限更有望接近45%,远超晶硅电池的效率极限。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广阔。其轻量化的特性使得其可以制备柔性电池,替代传统的晶硅太阳能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例如,在汽车车顶或引擎盖上加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减少对充电桩的依赖;在写字楼外墙等晶硅太阳能板难以覆盖的地方安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建筑光伏一体化;在背包、帐篷、无人机等移动设备上加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板,方便随用随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成功产业化有望降低光伏发电成本、避免硅料依赖进口、加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

然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实验室条件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寿命已经取得了显著提升,但在放大至平方米级组件时,技术不成熟仍会导致转换效率大幅下降。钙钛矿材料的寿命相对较短,与能持续使用25年的传统硅晶体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仅能使用几千个小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和稳定技术。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商业价值仍然不容忽视。其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使得其在未来能源市场中具备巨大的潜力。或许,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并不需要将寿命提高到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相当的水平,就能实现商业化落地。而与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结合,或许将成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入市场的关键跳板。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