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减肥市场迎来了一股新风潮,“减肥针”成为众多爱美人士热议的话题。这类产品宣称无需节食或高强度运动,仅凭一针即可实现快速减重,让不少人为之心动。
然而,蓝鲸新闻在调查中发现,线上平台上涌现出多款自称“转运蛋白”系列的减肥针产品,如IT30、黑金等。这些产品声称通过特殊技术加速脂肪代谢,但消费者在使用后普遍反映出现了剧烈的胃痛和呕吐等症状。更令人担忧的是,多位临床医学专家和研发人员均表示对“转运蛋白”这一概念一无所知。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营销号大肆宣传这些减肥针产品的神奇效果,声称能在短时间内让人迅速瘦身,且几乎无副作用。例如,有营销号宣传某款名为“黑金”的减肥针,称其能让用户在七天内减重七斤,虽然会有轻微的饱腹感和不适,但与瘦下来的体重相比,这些都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种看似诱人的宣传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多位消费者在使用这些减肥针后,出现了强烈的呕吐和胃部不适,甚至有消费者因症状严重而就医。一位消费者表示,她在注射后连吐两天两夜,第三天实在无法忍受前往医院打吊瓶,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胃部已经肿胀,疼痛难忍。另一位消费者则称,她在注射后一直呕吐不止,最终引发了胃炎。
针对这些减肥针产品的成分和技术,蓝鲸新闻进行了深入调查。然而,无论是临床医学专家还是研发人员,均表示对“转运蛋白”这一概念并不了解。有专家指出,这些产品可能含有未知的成分,消费者在使用时存在极大的健康风险。
蓝鲸新闻还查阅了相关企业信息。以其中一款名为IT30的减肥针为例,其生产企业为肽诺生物基因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然而,该公司曾因销售未备案且标签不真实的化妆品而受到行政处罚。关于IT30产品的售后服务单位IT30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蓝鲸新闻并未在相关平台上查阅到其注册信息。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我国《医疗器械分类规则》,注射类且会被人体吸收的产品应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类似产品可能存在违规情况,消费者在使用时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专家建议消费者在接受医美注射服务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并确认产品为第三类医疗器械且在有效期内。
在医学专家看来,目前市场上获批的减重药物主要有口服药物和注射类药物两类。口服药物如奥利司他等,减重幅度较小且难以满足多数超重、肥胖患者的目标。而注射类药物主要为生物制剂,以GLP-1类药物为主。然而,即使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GLP-1类药物也都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多位临床专家强调,即使是正规的减重药物,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排除相关禁忌症。因此,消费者在选择减肥产品时,应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市场上减肥产品的监管力度,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