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这家从中国家电市场崛起的巨头,近日在郑州宣布了其在AI空调技术领域的三大突破,标志着正式迈入AI空调的新纪元。尽管这一步伐相较于行业先行者格力稍显滞后,但海尔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其对未来智能家居生态的深远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发布新技术的前夕,海尔系内部发生了一次重要的人事变动。青岛海创合肆管理咨询企业,这一海尔高管持股平台,其工商信息中显示,海尔集团的创始人张瑞敏已从出资人名单中悄然退出。自今年6月以来,张瑞敏已陆续从多个海尔系投资平台卸任,这位以“怒砸冰箱”事件闻名于世的企业家,正逐渐将舞台交给新一代的领导者。
如今,站在海尔聚光灯下的是年初因一系列网络活动而走红的“网红企业家”周云杰。作为新海尔的代言人,他不仅带领团队与新兴央企中国长安汽车展开了新业务洽谈,更在海尔的转型之路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海尔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始终坚定。从负债累累的初创时期到如今成为全球家电行业的领头羊,海尔的每一次蜕变都伴随着挑战与机遇。张瑞敏时代留下的不仅仅是“怒砸冰箱”的故事,更是海尔穿越成长周期、实现转型的宝贵经验。如今,周云杰正带领海尔探索新的商业增长点。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是其持续扩张的关键。从最初的家电制造,到如今涵盖智慧住居生态、大健康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生态的多元化布局,海尔的每一步都显得稳健而有力。其通过“渐进式参股-技术合作-全资控股”的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了庞大的产业链版图。无论是与日本三洋的结盟,还是对新西兰斐雪派克的收购,海尔都展现出了其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智慧和决心。
然而,在海尔光鲜亮丽的业绩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隐忧。作为海尔的基本盘,海尔智家的业绩表现虽依然亮眼,但在家电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其增速已略显乏力。与美的、格力等竞争对手相比,海尔智家在营收增速和净利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空调领域,海尔的市场份额与格力、美的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在海外市场上,海尔同样面临着挑战。尽管其海外市场收入依然保持增长,但增速已明显放缓。特别是在北美市场,作为海尔的海外第一大市场,其收入甚至出现了下滑的态势。这些迹象表明,海尔在核心家电业务上的增长压力正在逐渐加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尔正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在AI领域,海尔虽然不断创新,但AI家电的市场认知度和用户付费意愿仍有待提升。海尔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让AI技术真正落地到产品中,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用户的满意度。
在生态布局上,海尔正将目光投向“车家互联”这一新兴领域。近日,周云杰带队与长安汽车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海尔正式进军这一领域。海尔希望通过整合外部资源,探索新的产业增长方向,真正实现“家车互联”的生态布局。然而,这一新赛道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和盲区。海尔需要面对来自美的、小米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同时还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海尔的故事远未结束。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鼻祖和企业管理的典范,海尔的每一次转型都承载着行业的期待和关注。面对传统产业红利的稀释和新兴领域的挑战,海尔能否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这一切,都将由市场给出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