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东盛金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盛金材”)在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进程有了新进展。这家专注于铝合金元素添加剂等新型金属功能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自2022年9月向中国证监会黑龙江监管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材料以来,一直在为上市做积极准备。
东盛金材成立于1995年,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包装及建筑等领域。然而,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东盛金材的业绩并不稳定。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9.30亿元、10.45亿元、6.58亿元和3.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5亿元、1.22亿元、0.52亿元和0.31亿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37.05%和57.53%,净利润降幅甚至触及了审核红线,引发外界对其持续盈利能力的质疑。
面对业绩波动,东盛金材将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公司指出,主要原材料电解锰的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导致公司产品售价随之大幅起伏。同时,疫情对生产和供应链稳定性造成影响,加之能源危机使欧洲市场需求下滑,进一步影响了公司业绩。尽管东盛金材声称2024年公司经营业绩已明显好转,但2025年一季度的数据却显示,其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反差让人对公司的实际情况产生更多疑问。
除了业绩问题,东盛金材的高毛利率也备受关注。近年来,公司毛利率一直显著高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东盛金材的毛利率分别为16.62%、19.26%、16.78%和17.58%,而同行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分别为13.44%、12.76%、9.4%和8.95%。然而,东盛金材的研发费用率却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且专利数量相对较少,这使得其高毛利率的成因更加扑朔迷离。
东盛金材本次上市计划发行不超过1700万股,募资3.5亿元用于扩大产能和研发中心建设。然而,公司在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仍计划大幅扩产,这引发了外界对其是否存在过度融资的担忧。同时,作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东盛金材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张盛田及其家族成员,他们合计持有公司84.08%的股份,拥有绝对话语权。近年来,张家多次通过股权转让和大额分红套现,这一行为也加剧了外界对公司上市动机的质疑。
东盛金材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挑战和争议。业绩的不稳定、高毛利率的成因不明、过度融资的担忧以及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都使得其上市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东盛金材能否成功上市并赢得市场的信任,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