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境电商与产业带融合的政策东风劲吹,众多地区正步入全球化发展的快车道,产业带企业纷纷找到了适宜的发展环境,将全球市场视为推动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其中,跨境电商巨头SHEIN在推动产业带企业出海方面持续加大力度,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自2023年启动“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以来,SHEIN平台已迅速覆盖了近400个城市的产业带,合作范围不仅涵盖了沿海地区,还深入到了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佳木斯等偏远地区的企业。从服装自主品牌起家的SHEIN,如今正向平台模式深入探索,平台上不仅汇聚了众多第三方知名品牌,还助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成功孵化出一批跨境大卖及“出海新品牌”,产业带的发展故事正被不断书写。
在SHEIN等跨境电商平台的推动下,源头厂家“自产自销”的模式愈发盛行。许多曾面临传统经营困境、内需竞争加剧的制造业老板,对这条直达国际市场的通道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一场SHEIN助力产业带企业出海的分享活动中,现场座无虚席,足见企业对跨境电商的热情。
尚富顺,一位从“夫妻档”起家的创业者,正是在转型的迷茫中接触到了SHEIN的平台业务,并决定尝试出海。如今,他的店铺每月吸引了超过110万名海外消费者浏览,近一年的销售额更是高达一千三百多万元。尚富顺的小厂从曾经的几人规模,到如今多款首饰产品周销千单以上,仓库里备货的都是爆款,几天就能卖空。
同样,惠州的一家出海企业也在跨境电商中找到了新生。该企业曾主要为欧洲中高端品牌生产产品,但在欧洲客户生意下滑后,工厂老板傅女士决定投身跨境电商。她效仿SHEIN自营品牌的供应链模式,对老鞋厂进行了全面改革,从产品到团队都适应了跨境零售的需求。经过一年的经营,销量大幅提升,产线规模已扩建到原来的三倍,并合作了多家外部鞋厂,员工数量也翻了一番。
跨境电商已成为产业带的新一波时代红利。这些产业带企业之所以能在陷入困境后实现逆袭,根本原因在于新兴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改变了传统制造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固有模式。如今,开一家跨境店已变得与当年开国内网店一样简单,使得跨境电商的机会从少数城市、大企业扩展到几乎所有地区和中小卖家。
SHEIN凭借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以及创新的供应链经验,在创新的平台多模式下不断探索如何将更多国产好货卖向全球。这不仅扶持了优质卖家和品牌直接链接海外消费者,融入国际价值链,也是中国产业带制造能力向全球输出的一次大升级。
跨境电商平台在提供销售渠道的同时,还推动了产业带和企业从同质化低端竞争转向创造价值。一方面,如傅女士等惠东鞋厂主在SHEIN的示范下,使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销售渠道革新了传统外贸的制造与销售方式。另一方面,SHEIN的时尚创新调性倒逼企业摆脱低端竞争,转向价值创新。广州纺织、皮革、美妆产业带的商家纷纷避开价格战,通过设计创新发掘更细分的特色赛道,提升产品的时尚度和附加值。
跨境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还直接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行业对海外数字营销、国际物流管理等职业需求激增,甚至催生了新职业如“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等。在一些逐步发展起跨境电商的县城里,当地年轻人的日常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在亲友的跨境店里就业或自己进行跨境电商创业,中青年返乡创业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据悉,SHEIN仍在持续推动多地产业带企业出海的新实践,预计到年底前,还将通过180场左右的产业带活动带动更多企业融入全球市场。有了SHEIN这样的“专业选手”带路,无论是身处一线城市还是内地乡镇的企业,都有机会获得出海的机会。跨境电商正逐渐从一种备选商业模式转变为塑造更多企业未来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