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中的AI板块表现异常抢眼,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其中,国产AI芯片领军者寒武纪的股价飙升,成为市场焦点。在2025年8月29日,寒武纪的股价一举超越了贵州茅台,成为新的“股王”,这一变化让不少股民开始重新审视市场风向,从“白酒热”转向“芯片热”。
此次AI板块的上涨并非全面牛市,而是结构性的。其核心在于资产重估,即基于新的信息和叙事,资本重新挖掘并定价那些被低估的资产。当前的预期差已不再是白酒品牌或新能源车渗透率,而是AI产业的崛起。全球资本长期看好以英伟达为代表的海外AI巨头,这既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也是对美国AI霸权地位的押注。然而,有观点认为,美国AI霸权将逐步瓦解,国内AI企业的崛起将成为新的预期差。
寒武纪的股价飙升,正是国内AI企业突围战初见成效的缩影。美国一直推行“美国优先”的AI霸权战略,通过《赢得AI竞赛:AI行动计划》等政策,意图在全球AI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面对美国的封锁,中国的AI企业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突破点。在算力硬件和大模型上,国内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开源生态的建设,逐步打破美国的封锁。
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内AI大模型厂商,通过改变数据格式和软件设计,使国产芯片能够更好地适应AI计算任务,为国产芯片“扬长避短”铺平了道路。同时,开源生态的蓬勃发展也打破了美国主流大模型的闭源封锁,让更多企业能够以低成本使用大模型,进一步推动了国内AI产业的发展。
尽管如此,寒武纪的股价仍存在泡沫。从财务角度看,尽管其2025年上半年业绩惊艳,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但动态市盈率仍高达数百倍,远超传统估值模型。然而,对于站在时代浪潮之巅的寒武纪来说,必须跳出会计报表的静态思维,用资产重估的方式去捕捉其真实价值的增长。随着财报季的来临,那些能够将订单转化为实实在在收入和利润的公司将继续获得资金追捧。
尽管寒武纪的股价暴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但暴涨背后也透露出一定的风险。寒武纪的股价无疑透支了未来的增长,泡沫明显。然而,在业绩压力和宏大叙事的双重驱动下,仍有不少资金选择追高买进。支撑这些资金信念的是寒武纪有可能替代英伟达部分市场的宏大叙事。但中国并非只有一家GPU厂商,寒武纪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