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近日在重庆拉开帷幕,这场以“新长安·新安全”为主题的盛会,见证了长安汽车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的正式发布。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以“新央企”身份举办的首场技术发布会,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长安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最新成果,更彰显了其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的雄心。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自7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便以重庆为总部,迅速整合资源,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汽车生态。集团旗下拥有143家控股子公司,员工总数达14.5万人,资产总额突破3087亿元。其核心业务聚焦于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供应、金融服务、物流运输的完整布局。
在发布会上,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用“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形容当前的发展态势。他透露,集团已制定明确的销量目标:到2030年,汽车产销必保400万辆,力争突破500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将超过60%,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超30%。这一目标背后,是长安汽车对全球化布局的深度推进——目前,其海外业务已覆盖9个生产基地,今年1-8月总体销量达180万辆,新能源车型销量62.1万辆(同比增长55.9%),海外销量40.5万辆。
面对汽车行业智能化浪潮,长安汽车选择以“安全”为突破口,推出“天枢智能”品牌。这一决策源于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随着智能技术的普及,汽车安全已从传统的物理防护扩展为涵盖行车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隐私安全的“泛安全”体系。天枢智能品牌围绕驾驶辅助、智能座舱、线控底盘三大核心领域,集成了端到端交互式领航辅助、多模态AI大模型、分布式电驱等62项关键技术,实现了96个功能场景,其中8项为行业首发。
在驾驶辅助方面,天枢智能通过“风险感知实时化、人车交互自然化、安全防护超人化”的技术路径,让车辆从“遵守规则”升级为“理解世界”。例如,其搭载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组合,可实现360度无死角监测,结合自主开发的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让车辆具备“眼观六路”的能力。
智能座舱则聚焦于用户体验的“安全感”。通过交互、音响、显示、智联、健康等多维度优化,天枢座舱营造出如家般的安全氛围。而线控底盘技术则通过纵向(加速、制动)、横向(分布式电驱、制动、转向)和垂向(悬架)的协同控制,结合动力、底盘、智驾等六域核心功能,实现了极端场景下的快速响应,为用户提供“知险、避险、脱险、离车守护”的全旅程安全保障。
长安汽车的智能化技术底层逻辑,可概括为“眼明-脑灵-腿快”三大平台。其中,“眼明”平台通过多传感器融合和VLA模型,实现无盲区监测;“脑灵”平台依托百万公里实驾数据自主学习,可识别施工路牌、高速洒落物等复杂场景,避险策略持续优化;“腿快”平台则基于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控制,将驱动、制动响应时间压缩至10ms,湿滑路面失控风险降低76%,爆胎瞬间可在0.1秒内修正轨迹。
此次发布会上,深蓝L06和启源A06两款搭载天枢智能技术的新车正式上市,标志着长安汽车智能化战略进入落地阶段。回溯其发展路径,从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构建三大品牌,到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布局海外工厂,再到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打造SDA架构,长安汽车正以“安全”为纽带,串联起新能源、全球化、智能化的三大战略方向。
“关于智能化,我们只办三件事:安全、安全、还是安全!”朱华荣的这句话,道出了长安汽车的技术哲学。在“零事故、零伤亡”的终极目标下,长安汽车正以“主动智能安全,走一步看十步”的理念,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向更高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