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贸的写字楼电梯间里,娃哈哈冰红茶的黄底红字广告正以高频次冲击着上班族的视线。从春晚舞台到热门综艺《花儿与少年·同心季》,再到如今覆盖核心商圈的电梯媒体,这个曾以低调著称的饮料巨头,正以冰红茶为支点掀起新一轮营销攻势。
这场营销风暴的操盘者,正是回归公众视野的娃哈哈新掌门宗馥莉。在经历45天隐退风波后,这位80后企业家通过《财经》专访首次直面质疑:承认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速回落,更坦言700亿营收中包含父亲离世带来的情感消费红利。尼尔森数据显示,其核心产品AD钙奶华东区销售额暴跌37%,纯净水市场份额从18%萎缩至12%,家族企业转型的阵痛已显露无遗。
在饮料行业的红海战场,宗馥莉将破局希望寄托于冰红茶这个"老将新兵"。这个1996年便诞生的产品,在2025年初完成配方升级后重返战场。不同于竞品聚焦无糖赛道,娃哈哈选择在传统有糖茶领域发力,1L装定价4.3元并推出"一元乐享"促销,精准卡位康师傅涨价后的市场空白。财报显示,康师傅1L装冰红茶提价至5元后,上半年茶饮业务收入同比下滑6.3%,这为后来者创造了战略机遇。
但终端市场的反馈仍显谨慎。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超发现,娃哈哈冰红茶尚未进入主流货架,线上渠道月销量多停留在个位数。这种渠道覆盖的滞后,与康师傅、统一深耕二十年的全渠道网络形成鲜明对比。即便在下沉市场这个传统优势区,面对元气森林等新势力的跨界冲击,娃哈哈的渠道重构压力依然巨大。
宗馥莉的改革野心不止于产品迭代。自2024年推出无糖纯茶系列以来,她持续在茶饮赛道加注,但马上赢数据显示,娃哈哈在无糖茶市场的占有率仅排第八,与农夫山泉70%的份额相去甚远。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既包含对健康消费趋势的迎合,也透露出打造新增长极的迫切——当饮用水业务因"1元水"价格战利润趋薄时,茶饮料7.2%的行业毛利率显得愈发诱人。
这位接班人的压力不仅来自市场。2024年推出的高端品牌Kelly One折戟沉沙,48元定价的定制果蔬汁三年即退市;"娃小宗"商标引发的分家猜测,更将家族企业内部矛盾暴露于公众视野。在组织变革、工厂优化等内部调整同时,她亟需通过市场战绩证明领导力——冰红茶战役的胜负,或将决定其能否真正从"宗庆后之女"转型为"宗馥莉时代"的开创者。
行业观察者指出,娃哈哈的突围路径面临双重挑战:在产品端,需在保持性价比优势的同时,突破"康统"在冰红茶领域建立的认知壁垒;在渠道端,既要巩固下沉市场基本盘,又要突破一线城市的货架壁垒。元气森林冰茶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的案例表明,减糖概念与传统品类的结合可能创造新机会,但如何将这种创新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考验着企业的体系化运营能力。
当电梯广告持续刷屏时,北京某便利店店长透露的细节更具启示意义:尽管娃哈哈冰红茶尚未铺货,但已有消费者主动询问产品。这种市场需求的潜在信号,与终端覆盖的现实差距形成微妙张力。对于宗馥莉而言,这场战役的终极目标不仅是销量数字,更是要通过产品重构、渠道再造和品牌焕新,为这家38岁的企业注入新的增长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