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与AI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从互联网巨头加码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到政策层面全方位支持,AI产业正以全产业链的姿态迈向新高度。
在算力基建领域,头部企业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以阿里巴巴为例,其二季度资本支出达386亿元,同比激增220%,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直观反映出市场对AI底层设施的旺盛需求,也为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层面同样传来利好。国家发改委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通过多维度政策支持,推动AI技术向千行百业渗透。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力,与市场自下而上的创新活力形成合力,共同塑造着中国AI产业的独特发展路径。
面对这样的产业机遇,南方基金推出机器人ETF南方(159258)、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三只产品,构建起覆盖AI全产业链的投资组合。这种布局策略,恰好契合了当前AI产业从单点突破向生态系统竞争转变的发展特征。
现代AI产业已形成算力、算法、应用三大核心层面的紧密耦合关系。芯片提供的算力是基础,算法创新是动力,应用场景则是价值实现的载体。三者缺一不可,任何环节的滞后都会影响整体发展。这种特性使得单一环节投资风险上升,而全产业链布局则能有效分散风险,捕捉各环节的增长红利。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聚焦AI产业的算力根基——芯片领域。该产品跟踪的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覆盖了从半导体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封装的完整产业链。指数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等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关键环节的深度布局,正推动着国产AI算力的持续提升。数据显示,该ETF自成立以来份额增长262%,规模扩大约450%,近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达1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159382)则瞄准AI产业链中游的技术核心。其跟踪的指数显著超配通信领域,特别是光模块这一AI算力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基金在计算机、传媒行业的配置,使其能够把握AI应用落地带来的增长机会。过去两年,在国内光模块龙头厂商已实现业绩兑现并持续高增长的背景下,该基金近三个月涨幅超过90%,充分体现了中游赛道的增长潜力。
机器人ETF南方(159258)关注的是AI技术的应用落地。随着AI技术向端侧渗透,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工业领域中,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加工等行业;服务领域里,智能客服、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该ETF跟踪的中证机器人指数,完整覆盖从核心零部件到系统集成的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绑定产业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
这三只产品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AI投资生态系统。科创芯片ETF筑牢算力基础,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把握技术核心,机器人ETF抢占应用场景,形成了从基础设施到技术实现,再到场景落地的完整投资链条。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种布局方式降低了投资门槛,无需深入判断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节奏,就能分享AI产业长期发展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