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因部分新车玻璃残留“测试车”标识引发消费者关注。多名车主反映,提车后发现车辆前挡风玻璃或后窗玻璃存在疑似“测试车”字样的静电贴残留痕迹,其中一位车主在夜间行车时被对向车辆远光灯照射后,清晰看到前挡风玻璃右上角印有“测试车”字样,这一发现使其对所购车辆是否为全新商品产生质疑。
针对该事件,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于社交平台公开致歉并作出说明。他表示,为保障产品质量,小米工厂会对下线车辆进行随机抽检,通过粘贴静电贴标识检验车辆。评审通过后,静电贴会被移除,但部分车辆因静电贴材质特性导致隐性留痕,消费者使用湿毛巾即可清除。目前,小米已对静电贴材料进行改良,后续抽检车辆将避免同类问题发生。
据汽车行业质检人员介绍,新车下线后进行静态评审是行业通用质量管控手段,通常被称为“整车静态评审”或“下线质量审计”。该流程涵盖外观、内饰、装配质量及初步功能检查,包括灯光系统、空调、中控屏幕等电气设备的通电测试。静态评审完成后,车辆还需在厂内特定路况进行动态测试,检查异响、振动、操控性能等动态指标。此次静电贴留痕事件属于流程中的细节疏漏,未涉及车辆实际性能问题。
尽管小米汽车近期销量表现亮眼,8月单月交付量持续突破3万辆,1至8月累计交付超21万辆,完成年度目标35万辆的60%,但伴随销量增长,质量争议也逐步显现。今年5月,多名小米SU7车主反映车辆大灯与翼子板接缝处存在鼓包、翘边现象,按压时出现起伏。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分析,该问题源于翼子板设计尺寸偏大,与车灯装配过紧,在阳光照射下热胀冷缩导致缝隙。小米汽车回应称,系极小范围车辆保险杠安装间隙调整不一致,经暴晒后局部变形,将为车主提供免费上门取送车及修复服务。
小米SU7 Ultra此前宣传的“赛车级空气动力学设计”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也引发争议。车主实测发现,该部件在鼓风机测试中气流未通过开孔,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未连接散热系统,实际减重仅1.3公斤,性能提升为零。小米汽车承认宣传信息表达不清晰,提出更换铝制机盖或赠送2万积分的补偿方案,但部分车主认为补偿力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