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公募费率改革收官:三阶段让利超500亿,重塑行业生态与投资逻辑

   时间:2025-09-12 12:07:15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历史性变革。2025年9月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持续两年多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三阶段工程”全面收官。这场涉及超35万亿元规模的行业改革,通过系统性降费、机制性创新,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投资者利益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改革采取“分步实施、全链优化”策略,累计为投资者让利超500亿元/年。首阶段于2023年7月启动,聚焦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与托管费下调,费率分别从1.5%、0.25%降至1.2%、0.2%,年化让利约140亿元。2024年4月第二阶段改革剑指交易环节隐性成本,明确被动股票型基金交易佣金上限0.26‰,其他类型不超0.52‰,同时将单一券商佣金占比上限从30%压降至15%,切断潜在利益输送链条,年节省成本约68亿元。

作为终章的第三阶段改革,2025年新规覆盖销售全链条,涉及认申购费、赎回费、销售服务费等八大费用项目,预计年化让利达300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认购费率上限从1.2%降至0.8%,混合型基金从1.5%降至0.5%,债券型基金从0.8%降至0.3%。以10万元投资混合型基金为例,申购费从1200元骤降至500元,降幅达58.3%。

销售服务费机制创新成为改革亮点。新规首次引入“长期持有豁免”条款,规定持有超一年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基金C类份额免征销售服务费。以0.4%/年费率的混合型基金为例,10万元持有满一年可节省400元费用。这种“持有越久、成本越低”的设计,直接引导投资者摒弃短期投机行为。

赎回费规则调整凸显公平性原则。新规废除“部分归销售机构、部分归基金财产”的旧模式,改为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确保短期交易者成本补偿长期持有者。同时,持有期分类从四档简化为三档:少于7日收取不低于1.5%费用,7日至30日不低于1%,30日至6个月不低于0.5%。此举使“快进快出”成本大幅提升,有效抑制投机性赎回。

客户维护费差异化调整引导资源流向。新规维持个人投资者保有量50%上限,机构投资者权益类基金30%上限,但将机构投资者债券型、货币基金保有量占比从30%压降至15%。这一调整破解了销售渠道“重固收、轻权益”的倾向,助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提升。

改革对行业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端,年均400元的费用节省直接提升收益,而“长期持有免服务费”“短期赎回高成本”的机制设计,正在改变“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基金公司层面,费率下调倒逼行业回归投研本源,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头部产品管理费大幅压缩,促使企业加大AI风控、智能投顾等技术投入。浮动费率基金成为创新方向,首批26只产品募资258.65亿元,平均规模超10亿元,显示“业绩与费率挂钩”模式的市场认可度。

销售渠道转型压力显著。认申购费下调减少一次性收入,客户维护费压缩削弱持续收益,赎回费规则变革切断“赎旧买新”利益链。全行业正从“产品销售方”向“财富管理服务商”转型,某大型券商已将客户经理考核指标从“销售规模”调整为“客户持有期收益”。

这场改革正在重塑行业竞争逻辑。过去“价格战”“规模战”模式逐渐被“业绩比拼”“服务较量”取代,行业从“粗放式扩张”转向“高质量价值创造”。据测算,改革后权益类基金持有期平均延长8个月,投资者盈利比例提升12个百分点,为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