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威马“重生”立下五年千亿目标,债务缠身下能否打破市场困局?

   时间:2025-09-12 22:06:11 来源:无冕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曾因百亿债务陷入破产重整的威马汽车,近日以高调姿态宣布回归。9月6日,该公司在官方公众号发布《致供应商白皮书》,宣称将重启威马EX5和E5两款车型的生产,并制定了未来五年内实现百万辆年产能的激进目标。这一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根据白皮书披露的规划,威马将2025年9月至2026年定义为"复兴阶段",计划年内复产两款车型并实现1万至2万辆的年销量,预计营收达10亿至20亿元。到2026年,年产能目标提升至10万辆,对应营收近百亿元。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公司提出2030年挑战百万辆产能、1200亿元营收的远期目标。这一数字与其2021年4.4万辆的巅峰销量形成鲜明对比,甚至超过当前头部新势力车企的年销量水平。

支撑这一宏伟蓝图的,是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接盘。这家实际控制权归属宝能集团的企业,计划投入10亿元用于设备升级、供应链恢复和产品开发。但市场分析指出,在主流新能源车企年均研发支出超百亿的背景下,这笔资金显得杯水车薪。更值得关注的是,威马确认债权达260亿元,而宝能系旗下两家公司被执行总金额已超620亿元,债务危机犹如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白皮书提出的债务清偿方案引发供应商担忧。对于15万元以下的普通债权,威马承诺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全额现金清偿;超过部分则通过信托受益份额按比例清偿。这种"现金+权益"的组合方案,实际上将大部分债务转化为难以变现的信托资产,可能造成债务长期悬空。有财务专家指出,仅完成初步复产就需要数十亿资金注入,实际资金缺口可能超过百亿。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为威马的复产计划蒙上阴影。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产能已突破2000万辆,但实际年销量不足千辆,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在129个现存品牌中,预计到2030年仅有15家能保持财务活力。威马拟复产的EX5和E5车型,其400V平台和传统热管理方案已落后行业主流的800V高压超充技术一代以上,同尺寸车型续航里程少80至100公里,冬季衰减超30%。

行业分析师张翔指出,威马停滞的三年间,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缺乏技术积累的企业重返赛场难度极大。更严峻的是,2024年超220款车型参与降价,46.92%的车型陷入"量价皆失"困境,低价策略已难以奏效。威马全国经销商网络大幅萎缩,重建品牌信任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而当前车市"内卷"程度已达空前水平。

在供应商关系方面,威马试图通过利益承诺稳定军心。白皮书明确,参与首阶段400辆在线车辆生产的供应商将获得早期收入机会,并在四季度批量生产时享有优先权。但这种"画饼"式承诺能否兑现存疑,毕竟深圳翔飞2023年9月才成立,注册资本仅1亿元,2024年参保人数为零。当主流车企都在烧钱研发时,威马能否靠10亿元投入实现技术跃升和市场突围,市场正保持谨慎观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