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设计负责人Simon Loasby近日在Concept Three概念车发布会上,对当前汽车行业广泛应用的贯穿式灯条设计提出尖锐批评。他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曾被视为创新的设计语言已"走到生命尽头",呼吁全球设计师停止过度依赖此类元素。
Loasby以现代旗下Grandeur、Kona和索纳塔等车型为例指出,虽然贯穿式灯带在特定时期具有设计合理性,但其高昂成本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中国市场要求必须配备,但欧洲消费者对此并无硬性需求",他特别强调设计决策应充分考虑区域市场特性。作为对比,像素化灯光系统已成为现代Ioniq电动车系的标志性特征,这种可编程灯光技术不仅实现跨车型应用,更避免了行业普遍存在的"套娃设计"问题。
现代汽车的设计哲学主张"八分差异+两分延续"的平衡策略。Loasby解释称,这种看似反传统的做法实则符合品牌全球化战略,虽然初期在欧洲市场遭遇质疑,但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当被问及竞争对手菲亚特Grande Panda等车型采用类似像素灯光技术时,他以幽默口吻回应:"感谢同行提供的灵感与验证。"
这位资深设计师同时表达了对行业创新瓶颈的忧虑。他类比指出,当前汽车灯光设计正面临当年镀铬装饰条相似的困境,创新空间已接近极限。"未来的设计需要同时满足功能合理性与情感共鸣",Loasby强调设计师应转向更具人文关怀的创作方向。据现场透露,现代汽车内部已启动新一代照明技术的研发工作,重点探索灯光与智能交互系统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