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Lululemon“中产神裤”光环渐褪,能否靠新策略重拾辉煌?

   时间:2025-09-15 17:43:4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运动服饰领域,Lululemon曾凭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产品设计,成为中产消费者追捧的“瑜伽神裤”代表。然而,近期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这家加拿大品牌正面临增长放缓的挑战。财报显示,全球净营收同比增长7%至25亿美元,其中国际业务增长22%,但北美市场可比门店销售额下降4%,客流量同比减少8.5%。受关税政策影响,公司预计全年利润将减少2.4亿美元,这一系列数据导致股价盘后暴跌超15%,跌至疫情后最低点。

北美市场的疲软是Lululemon业绩不及预期的主因。美国取消800美元以下进口免税政策后,其87%的东南亚产能(越南占40%)成本大幅上升。尽管公司尝试将部分生产转移至墨西哥,但自有工厂建设缓慢,短期内难以缓解压力。更关键的是,品牌长期依赖经典产品(如Scuba运动衫),新品占比仅23%,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首席执行官Calvin McDonald在电话会议中坦言,休闲社交产品线“可预测”且“模式化”,错失了创造新潮流的机会。

定价策略与成本压力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困境。为应对关税导致的毛利率下降(约300个基点),Lululemon被迫对部分产品提价。但在当前消费环境下,81%的消费者转向平价品牌,涨价策略可能进一步流失客户。过去,品牌通过高端定价和沉浸式门店体验(如将门店改为瑜伽练习室)成功塑造了“热汗生活”的文化符号,但如今这一模式正面临考验。

国际市场成为Lululemon的重要增长极。第二季度,国际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22%,中国大陆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净营收增长25%,可比门店销售额大增17%。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门店数量计划从2021年底的71家增至2026年的220家。然而,增速较2024年第四财季的39%已明显放缓,且面临MAIA ACTIVE等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后者以“腰精裤”等爆款渗透中端市场,2024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价格仅为Lululemon的1/3至1/2,并通过快速供应链响应缩小价差。

从瑜伽服向多品类拓展是Lululemon的战略重点。2019年发布的“Power of Three”计划提出,到2026年将男装业务收入较2021年翻倍,并拓展至网球、高尔夫、徒步等场景。然而,其在鞋类市场的份额仍落后于On昂跑和萨洛蒙等品牌,运动号召力尚未建立。供应链方面,外包模式虽降低了初期成本,但随着全球扩张,对生产流程的掌控力减弱,容易受到供应商波动影响。未来,如何平衡成本与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将成为关键挑战。

在全渠道体验方面,Lululemon计划到2026年实现数字业务收入翻倍,并推出全新会员计划(如Lululemon Studio)。市场扩张上,公司拟进入西班牙、意大利等新市场,同时通过下沉市场(三线城市、奥莱店)和线上直播拓展中国增量。但这些策略可能短期内对品牌形象和定价体系构成挑战。面对Nike、Adidas等巨头的挤压,以及Alo Yoga、Vuori等新兴品牌的分流,Lululemon需从“新贵”转型为可持续增长的成熟企业,解决产品线老化、市场依赖等结构性问题。

2023年升级的“Power of Threex2”战略设定了2026财年125亿美元的收入目标。能否克服北美市场短期挑战,并在中国等国际市场复制成功,将是其冲击目标的关键。在运动休闲服饰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Lululemon的核心能力——产品创新与品牌价值——将决定其能否守住“中产神裤”的地位。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