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预制菜风波下西贝陷舆论漩涡,贾国龙与罗永浩之争,谁解消费者心中惑?

   时间:2025-09-15 17:55:24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一场围绕预制菜的舆论风波,将知名餐饮品牌西贝推上了风口浪尖。事件的导火索是知名企业家罗永浩在社交媒体上对西贝的公开批评,他指出西贝部分菜品疑似使用预制菜且价格过高,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罗永浩在微博中详细描述了用餐体验,称西贝的羊排有隔夜重烤的味道,莜面面汤和牛肉土豆条也让他怀疑是隔夜菜,同时强调菜品分量不足。他进一步呼吁国家立法强制餐饮企业标注是否使用预制菜,并表示将征集更多关于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的内幕信息。

面对质疑,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回应。他连夜返回北京,在罗永浩用餐的门店召开媒体沟通会,坚决否认西贝使用预制菜,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品牌声誉。贾国龙承认西贝定价较高,但强调这是由于对原材料品质的严格把控所致,他直言“西贝贵”是餐饮业的冤案。

追溯西贝的发展历程,其创始人贾国龙对食材品质的追求可谓一以贯之。1988年,他从大连水产学院退学后,在家乡内蒙古临河市开设了黄土坡小吃店,主打西北特色小吃。为了确保口味,他坚持使用当地优质食材,如河套雪花粉、宁夏胡麻油和山西老陈醋,这种对品质的执着为西贝积累了良好口碑。

1999年,西贝进军北京市场,经过多次战略调整,最终确定了以莜面、手抓羊肉等西北特色菜品为核心的经营方向。为了保障供应链稳定,西贝于2005年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立了中央厨房,并与当地农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核心原料的品质和供应。

随着品牌扩张,西贝也曾面临品牌定位模糊的问题。2010年至2013年间,西贝四次更换品牌招牌,从“西贝莜面村”到“西贝西北民间菜”,再到“西贝西北菜”和“西贝烹羊专家”,最终回归“西贝莜面村”。这一过程反映了西贝在探索差异化定位时的曲折,但也凸显了莜面作为核心产品的独特性。

近年来,西贝在快餐领域进行了多次尝试,推出了西贝燕麦工坊、麦香村、西贝超级肉夹馍等11个品牌,但大多未能取得成功。尽管如此,凭借稳定的供应链和明确的品牌定位,西贝莜面村仍保持了稳健发展。截至2023年,西贝年营收超过60亿元,在全国拥有超过400家门店。

然而,此次预制菜争议对西贝造成了显著影响。据贾国龙透露,事件发生后,西贝的日营业额大幅下降,11日和前10日相比,所有门店日营业额减少了100万元,12日预计将减少200万至300万元。为了应对危机,西贝公布了罗永浩所点13道菜的制作过程,试图澄清质疑。

这场争论也引发了餐饮行业的广泛关注。多位餐饮企业创始人声援贾国龙,但罗永浩则质疑这些企业可能也存在类似问题。事实上,这并非餐饮行业首次陷入预制菜争议,此前老乡鸡、兰湘子等品牌也曾被指控使用预制菜,并通过公开后厨等方式回应质疑。

从法律层面看,西贝的解释并无问题。根据2024年3月多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知,罗永浩所指的菜品并不属于预制菜范畴。然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情绪源于其心理预期与实际体验的落差。西贝以“健康”“天然”为品牌卖点,却让消费者食用中央厨房预先处理、长时间保存的食品,自然引发不满。

对于西贝而言,解决危机的关键在于调整定价策略,提供更具性价比的新鲜菜品;而对于消费者和罗永浩来说,他们更期待国家出台更详细的法规,规范餐饮市场,减少低品质预制菜和“准预制菜”的流通。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