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小米年内二度召回超11万辆SU7,智驾技术升级路遇坎,信心重建待时​

   时间:2025-09-21 01:34:2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小米汽车再次因辅助驾驶功能问题启动大规模召回,涉及超过11万辆SU7标准版车型。此次召回通过OTA技术为车辆免费升级软件,旨在消除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隐患。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信息显示,召回范围涵盖2024年2月至2025年8月生产的部分车辆,主要针对L2级辅助驾驶系统在特定路况下的识别与处置能力不足问题。

据官方说明,本次软件升级重点优化了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新增动态车速调节功能,使高速领航辅助的通行连贯性得到提升。小米汽车强调,尽管升级无需更换硬件,但仍严格按照召回程序进行管理备案,体现对用户安全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该品牌年内第二次因辅助驾驶系统缺陷发起召回,此前3月已针对30931辆SU7的智能泊车功能隐患实施过类似措施。

行业分析指出,智能汽车领域正经历从硬件主导到软件定义的转型,OTA技术已成为解决软件缺陷的主要手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通过远程升级实施的召回次数同比增长246.8%,涉及车辆超400万辆。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均曾采用OTA方式修复系统漏洞,这种模式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能降低用户维修成本。

此次召回事件折射出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现实挑战。尽管小米在2021年已通过投资纵目科技布局自动驾驶领域,并在2023年技术发布会上宣布投入47亿元研发全栈自研系统,但年内两次召回暴露出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预期的差距。今年3月发生的德上高速交通事故,更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性的质疑,该车辆在NOA状态下以116km/h时速行驶时发生严重碰撞,造成3人死亡。

面对技术争议,小米汽车采取多项调整措施。5月将产品宣传中的"智驾"表述改为"辅助驾驶",强调驾驶者需保持注意力集中。7月与英伟达深化在AI和自动驾驶软件领域的合作,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市场观察人士认为,智能汽车厂商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软件问题的响应速度,快速解决系统漏洞已成为提升品牌信任的关键。

当前,新能源汽车召回呈现高频化特征。监管部门通报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增长180.1%,占全年召回总量的四成。这种趋势既反映行业技术创新的活跃度,也凸显质量管控的复杂性。对于立志跻身智能驾驶第一梯队的小米而言,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间取得平衡,将成为其品牌发展的长期课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