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美国植物基制药企业PharmAGRI与特斯拉达成合作的消息引发关注。据传,双方签署意向书拟在自营农场及处方药生产环节部署多达1万台Optimus Gen3+人形机器人。对此,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直接回应称“该消息不实”。
目前,特斯拉正通过美国工厂的试点生产线推进Optimus 2.5版本的量产。而在更高阶的Optimus 3研发方面,特斯拉在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中透露,该型号设计已基本定型,原型机发布与量产计划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落地。
特斯拉AI团队通过官方渠道披露,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具备类人精细操作能力。这要求机器人配备高度灵活的机械手、可理解现实场景的AI大脑,同时实现大规模量产。马斯克强调,同时满足这三项要求是行业性难题,而特斯拉选择从零构建供应链,通过垂直整合突破技术瓶颈。
回顾研发历程,2021年特斯拉人工智能日首次展示了Tesla Bot概念机,即如今Optimus系列的雏形。2025年以来,研发路径发生重大调整,全面转向纯视觉AI训练方案。工程师佩戴摄像头头盔进行日常操作,AI通过分析视频数据自主学习技能,这种创新模式使数据采集成本显著降低,训练效率提升数倍。
在量产规划方面,马斯克今年3月宣布2025年目标生产5000台Optimus,2026年产能将扩大至5万台。在9月发布的“宏图计划4.0”中,人形机器人被提升至战略核心地位。马斯克预测,未来特斯拉80%的市值增长可能来自该业务。第三代Optimus 3计划2026年实现5-10万台产能,2027年冲刺百万台规模。
特斯拉AI团队9月8日发布的新版Optimus参考图显示,该机型采用金色主体设计,体积较前代缩小,手部关节改为隐藏式结构,线条更趋近人类。不过马斯克澄清,目前尚未展示Optimus V3版本,推测此次公布的应为2.5代机型。
市场研究机构对行业前景保持乐观。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4%。中信证券则预计,2030年中国供应链凭借技术优势与成本竞争力,有望占据全球30%以上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