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我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发“神经蠕虫”电极,开启脑机接口动态电极新篇章

   时间:2025-09-22 09:13:37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东华大学联合科研团队,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神经蠕虫”(NeuroWorm)的神经纤维电极,其直径仅196微米,与人类头发丝相当,具备柔软可拉伸的特性,并能实现自由驱动。这一创新成果为脑机接口技术开辟了全新路径。

传统植入式电极存在显著局限——植入后位置固定,信号采集范围受限,这成为制约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瓶颈。研究团队历时五年攻关,首次提出“动态电极”概念,通过技术创新使电极突破静态束缚。新研发的神经纤维电极不仅纤细柔软,更集成60个独立信号通道,大幅提升了信号采集的精度与范围。

为实现电极的动态调控,科研人员融合高精度磁控系统与实时影像追踪技术。实验显示,该电极可在兔子大脑内自主调整行进方向,同时稳定记录高质量生物电信号。在大鼠模型中,通过微创植入技术,电极在腿部肌肉内持续稳定工作超过43周,验证了其长期生物相容性。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外部磁场操控下,神经纤维电极展现出卓越的灵活性。它不仅能沿肌肉表面游走,还能在植入后一周内每日变换监测位置,这种动态监测能力为精准医疗提供了全新可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