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演进路径及其对未来的深远影响。他指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成确定性趋势,但这仅仅是起点,终极目标在于发展出能够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吴泳铭首次系统阐述了通往ASI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了泛化智能能力,能够理解人类意图、解答问题,并逐渐发展出多步问题的推理能力。第二阶段是“自主行动”,AI不仅限于语言交流,还具备了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能够使用和制作工具,自主完成与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第三阶段则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超越人类的智能。
为实现这一目标,阿里云明确了其战略路径。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阿里云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实施AI战略:一是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将通义千问打造成“AI时代的Android”;二是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吴泳铭还透露,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一项为期三年、总投资达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计划持续追加更大投入。根据远期规划,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比2022年(通用人工智能元年)提升10倍,以迎接ASI时代的到来。
在演讲中,吴泳铭特别感谢了支持中国乃至全球科技行业的开发者朋友。他提到,云栖大会起源于阿里云的开发者大会,十年来,广大开发者推动了中国乃至全球的云计算、AI和科技行业的发展。
吴泳铭认为,当前世界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革命。与过去几百年的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相比,智能化革命将远超想象。通用人工智能AGI不仅会放大人类智力,还将解放人类潜能,为超级人工智能ASI的到来铺平道路。
他指出,AI的智力在近几年内迅速提升,从高中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生水平,甚至在国际数学奥赛中夺得金牌。AI Chatbot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用户渗透率最快的功能,AI的行业渗透速度也超过了历史上所有技术。全球AI行业的投资总额已超过4000亿美元,未来五年累计投入将超过4万亿美元,这将加速催生更强大的模型,推动AI应用的渗透。
吴泳铭强调,AGI的目标是将人类从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专注于创造与探索。而ASI作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将可能创造出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解决科学和工程问题,如攻克医学难题、发明新材料、解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问题,甚至实现星际旅行。
对于通往ASI的路径,吴泳铭认为,AI需要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数据。他举例说,一家汽车公司的CEO在迭代产品时,通常依赖用户调研和内部讨论,而AI如果能够连接汽车的全部资料和数据,创造出的产品将远超通过头脑风暴得出的结果。因此,AI需要与真实世界持续互动,获取更全面、更真实、更实时的数据,以更好地理解和模拟世界。
吴泳铭还提到,随着AI渗透更多物理世界场景,理解更多物理世界数据,AI模型和agent能力将越来越强,有机会为自己模型的升级迭代搭建训练infra、优化数据流程和升级模型架构,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这将使AI通过与真实世界的持续交互,获取新的数据并接收实时反馈,借助强化学习与持续学习机制,自主优化、修正偏差、实现自我迭代与智能升级。
在演讲中,吴泳铭还做出了两个重要判断:一是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代表的技术平台将替代现在的OS地位;二是超级AI云将成为下一代的计算机,满足任何人的需求。他指出,未来每个人都将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Agent,这些Agent 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和协同,需要海量的计算资源。而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能源、全栈的技术、数百万计的GPU和CPU协同网络、芯片、存储、数据库高效运作,并且24小时处理全世界各地的需求。只有超级AI云才能够承载这样的海量需求。
最后,吴泳铭表示,阿里巴巴将持续投入AI领域,与合作伙伴和客户一起,让AI深入产业、共创未来。他相信,通过这样的饱和式投入,能够推动AI行业的发展,迎接ASI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