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EHT捕捉银河系中心黑洞“用餐”瞬间,恒星“面条化”场景震撼上演

   时间:2025-09-25 21:28:24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人类首次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捕捉到银河系中心人马座A*的模糊轮廓时,宇宙的黑暗面便向地球投来一瞥。如今,这台横跨地球的“超级望远镜”再次刷新认知——科学家首次完整记录了黑洞吞噬恒星的震撼过程,这场发生在4300万光年外的“宇宙盛宴”以近乎暴力的方式展开。

被吞噬的恒星质量与太阳相当,却在穿越黑洞“死亡半径”时遭遇了引力潮汐的终极考验。在距离黑洞仅数百万公里的位置,恒星正面承受的引力是背面的数千倍,这种极端差异直接将其撕裂成细长的物质流。天文学家形象地将其比作“宇宙级意大利面”,这些被拉长的恒星残骸以每秒数千公里的速度盘旋坠入黑洞,在消亡前迸发出比整个星系还要耀眼的光芒。

“这就像看着一颗恒星被无形的手捏成面条。”参与观测的科学家描述道,“最惊人的是物质流的稳定性——即便被拉伸到数百倍原长,依然保持着完整的结构。”这种现象源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场,它如同一只无形的手,既撕碎恒星又紧紧攥住残骸,直到物质坠入事件视界前的最后一刻仍在发光发热。

此次观测的突破性在于EHT阵列的全面升级。新增的南极望远镜与格陵兰岛观测站组成了更精密的干涉网络,其灵敏度足以捕捉到被尘埃云遮蔽的微弱信号。当恒星残骸坠入黑洞时,喷流物质与吸积盘剧烈摩擦产生的X射线暴,恰好穿透了一片临时散开的星际尘埃,为地球上的观测者打开了“宇宙后窗”。

人马座A*周边并非首次上演此类戏码。2019年,天文学家就曾发现一对双星系统在黑洞引力边缘跳着“死亡之舞”,但此次被吞噬的恒星显然更加“倒霉”。计算显示,其约一半质量被黑洞吞噬,剩余物质则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被喷出,形成的超高速气体云将在数万年内扩散至整个星系。

这场宇宙级灾难的能量堪称恐怖。被吞噬物质在坠落过程中释放的引力能,相当于太阳在100万年内通过核聚变释放的总能量。尽管此次事件规模不及某些类星体的喷流,但其清晰的观测数据仍让科学家得以验证三十年前提出的理论模型——关于黑洞如何通过吸积盘加热物质、如何产生相对论性喷流等核心问题,终于有了实证支撑。

在地球的夜空中,人马座A*不过是人马座方向一个微弱的光点。但通过EHT的视角,这个质量相当于400万个太阳的黑洞正显露出其狰狞本性。它周围数十光年范围内,数十颗恒星在引力潮汐中战战兢兢地公转,任何微小的轨道偏移都可能引发新的吞噬事件。这种宇宙尺度的“弱肉强食”,远比任何科幻作品更具冲击力。

对于普通观测者而言,这场发生在银河系中心的“暴力美学”或许过于遥远。但当科学家将恒星被撕裂的模拟动画与煮面过程并置时,抽象的天体物理突然有了生动的注脚。正如参与项目的研究员所说:“我们正在见证宇宙最基本的法则——引力如何塑造物质,如何决定生死,而这些过程就发生在我们的星系中心。”

随着EHT持续升级,科学家期待捕捉到更多极端事件。从黑洞喷流的精确结构到吸积盘的磁场分布,这些数据将帮助人类解开关于时空本质的最后谜题。而人马座A*这个沉默的“宇宙食客”,或许正在酝酿下一场惊心动魄的“开餐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