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宇树IPO前夕:人形机器人赛道竞速,谁能跑赢这场持久战?

   时间:2025-10-29 16:27:5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机器人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宇树科技正站在IPO的关键节点上,成为行业瞩目的焦点。在国内已披露IPO进程的机器人企业中,宇树明确表示将于2025年年底前提交申请,这一时间表使其成为后来者的重要参照。多家企业正通过提升性能或降低价格追赶宇树,同时期待其IPO带来的资本效应能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IROS学术会议上,宇树发布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H2,其独特的“人皮”设计引发关注。这款身高一米八的机器人头部采用定制模具,双眼嵌入摄像头,整体外观虽被评价为“猎奇”,但仍吸引了不少潜在客户咨询租赁价格,预计用于商业活动场景。租赁商透露,H2的日租金可能定在1万元左右,具体价格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宇树的产品矩阵还包括不同尺寸的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狗,覆盖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布局。

魔法原子副总裁陈春玉表示,宇树的品牌影响力已形成,其他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竞争,需强调差异化优势,例如AI能力。魔法原子采用快慢双模协同的机器人大脑架构,分别负责瞬时避障与语义理解,形成类似人类大脑的协作体系。陈春玉认为,硬件的可复现性已较高,真正拉开差距的是AI架构的系统设计。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选择在AI层面发力,部分厂商通过降低价格切入市场,试图以成本优势抢占标准化场景。

近期,松延动力和加速进化分别推出低价人形机器人,将购买门槛降至万元以内。这种“对标宇树、价格内卷”的策略成为行业新趋势。然而,要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企业还需在极限性能和交付能力上对齐。陈春玉坦言,宇树的自研电机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硬件工程性仍是研发难点。魔法原子通过极冷、极热等极限工况测试暴露问题,推动迭代,试图在性能上追赶宇树。此前,某高校实验室负责人曾体验其他品牌机器人,发现其接口开放程度低,复杂运动算法难以部署,而宇树的产品则能成功复现舞蹈算法,凸显了交付能力的差距。

宇树的早期投资人赵楠透露,创始人王兴兴早在2020年就坚持自建工厂,以确保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这一决策被视为宇树能够实现稳定交付的关键。松延动力负责人姜哲源也表示,公司正在建设自有工厂,但目前仍以手工线为主,交付规模与宇树存在差距。陈春玉认为,宇树在工程化能力和商业化路径上的优势不容忽视,魔法原子将专注于性能与成本的平衡,提升产品的可复制性和可交付性。

云深处作为“杭州六小龙”之一,近期发布了聚焦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DR02,延续了其行业布局策略。尽管营收同比增长显著,但与宇树的十亿元量级仍有差距。云深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正在探索资本市场机会,但具体进展暂不明确。宇树的IPO被投资人视为积极信号,某机构董事长表示,其资本化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也让投资人看到兑现预期的可能。姜哲源预计,明年市场热情将推动行业放量,供应链成本有望进一步压缩。

陈春玉强调,行业健康发展不应仅依赖单一标杆企业。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将出现多样化的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例如专注轮式或双足、深耕C端或B端等。只要能在不同场景中找到确定性价值,市场就能容纳足够多的公司。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姚卯青则指出,机器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上肢作业能力,而非单纯的移动稳定性。他表示,作业操作的复杂度远高于运动控制,需要系统性打磨硬件、算法和数据,具身智能是一个长期产业,需保持耐心。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