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空工业领域传来重要进展——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实现关键突破。批产第三架机(1103架)完成总装下线并顺利通过生产试飞,同时批产第四架机(1105架)的机头大部件已交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AG600项目从型号适航取证阶段正式迈入小批量生产新阶段。
作为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专为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需求设计。其独特的水陆两栖特性使其能够在复杂水域和陆地环境中执行紧急任务,成为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关键装备。此次批产第三架机的成功试飞,验证了飞机在多种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为后续批量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标准建设方面,由中国航空学会与中国航空航天工具协会联合发布的《AG600系列飞机汲水场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出台。该标准由通飞华南牵头编制,是我国首个针对大型水陆两栖飞机专用汲水场的技术规范。标准详细规定了汲水场的选址原则、配置标准、使用规范及维护要求,同时明确了风速、浪高、能见度等关键运行参数限制,确保飞机在水面汲水作业时的安全性。标准还提出了风向标、水位标识、气象与水文观测点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指南,为汲水场的科学规划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据悉,该标准将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已率先应用于吉林省和浙江省的汲水场勘测工作。通过实际场景的验证,标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得到了进一步确认,为后续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奠定了基础。这一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更推动了国产大型应急救援装备配套标准体系的建设。
AG600“鲲龙”的研发与生产,体现了我国在大型特种飞机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标准制定,整个过程凝聚了国内航空工业的顶尖技术力量。随着小批量生产的推进,AG600将逐步装备我国应急救援体系,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空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