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云原生技术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支撑。然而,多数企业的IT架构仍呈现"云原生与传统并存"的混合特征——创新业务加速向Kubernetes平台迁移,而核心系统仍依赖虚拟机与传统数据库。这种混合模式在提升敏捷性的同时,也给数据保护与业务连续性带来严峻挑战。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广汽集团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典型困境。其IT架构涵盖业务中台、XR数据中心、智能客服等20余个核心系统,既包含云原生架构的创新应用,也涉及传统虚拟化环境的稳态系统。这种混合架构导致三大痛点:一是管理割裂,运维团队需在多套备份工具间切换,管理复杂度呈指数级增长;二是保护盲区,传统方案无法捕获K8s应用的编排配置与依赖关系,导致"数据可备、应用难复"的尴尬局面;三是成本高企,独立建设云原生灾备集群的资源消耗与成本投入超出预期。
针对这些挑战,同创永益IStorM CNBR平台为广汽集团量身定制了混合IT环境下的数据保护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构建统一的BaaS(备份即服务)平台,将云原生备份能力与传统备份能力深度整合,提供面向混合架构的一站式服务。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云原生保护层面,CNBR采用自主研发的深度引擎,支持以命名空间或pod为粒度的精细化管理,实施"7天全量+每日增量"的备份策略。更关键的是,该方案实现了应用、配置、数据的三重一致性备份,确保业务恢复后立即可用,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保护应用拓扑关系的痛点。
针对传统工作负载,CNBR通过强大的生态整合能力,在统一平台内实现了云上数据库、中间件等资产的备份与恢复功能。运维团队可通过单一界面管理所有资产的备份策略,真正实现"全域管控、一键操作"的运维模式转型。
在成本控制方面,CNBR创新性地推出分级灾备架构:对核心业务采用高性能实时容灾,建立同步灾备集群保障业务连续性;对非关键业务则将备份数据归档至对象存储,支持"按需恢复"模式,显著降低资源消耗与长期存储成本。这种灵活架构使广汽集团在保障业务韧性的同时,实现了灾备投入的精细化管理。
实施效果显著:在安全层面,CNBR为20余个核心业务系统构建了覆盖混合IT架构的防护体系,将业务中断风险降至最低;在管理层面,通过平台化与自助化改造,运维效率提升40%以上,人为操作风险大幅降低;在经济层面,分级灾备方案使总拥有成本(TCO)优化30%,实现资源投入与业务价值的精准匹配。
"现在我们可以放心推进业务创新。"广汽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CNBR不仅解决了混合架构下的数据保护难题,更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的底层保障。"这一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整合与创新架构设计,企业完全可以在保障业务连续性的同时,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