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TOP TOY:借渠道东风崛起,破自有IP困局寻品牌独立成长路

   时间:2025-10-11 14:51:3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通过IPO募集约3亿美元资金,用于强化IP生态建设、全球渠道拓展及数字化能力升级。作为潮玩赛道的新锐力量,这家2020年才开设首家门店的品牌,正以惊人的增速冲击行业格局。

在泡泡玛特、卡游等老牌玩家占据先发优势的背景下,TOP TOY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实现弯道超车。招股书显示,其2024年GMV达到24亿元,在中国潮玩零售商中排名第三,复合年增长率达67.7%。2025年上半年营收13.6亿元,同比增长58.5%,净利润1.8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盈利修复能力。

支撑其高速发展的核心在于母公司名创优品的体系赋能。通过共享全球供应链网络,TOP TOY将三丽鸥、迪士尼等头部IP的二创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其中单款三丽鸥搪胶毛绒产品销售额突破1.68亿元。渠道扩张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球门店总数达293家,海外门店增至15家,形成"直营+加盟+代理"的多维布局。

但繁荣表象下暗藏隐忧。招股书披露,2022-2025年上半年,名创优品集团始终是其最大客户,采购金额占比维持在45%-54%区间。这种深度绑定虽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却也暴露出过度依赖集团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更关键的是,其52.8%的收入仍依赖外采IP,三丽鸥、迪士尼等授权产品贡献了前五大IP收入的40%,而同期泡泡玛特自主产品占比高达99.1%。

IP运营模式的差异直接导致盈利能力分化。2025年上半年,泡泡玛特毛利率达70.3%,净利润率超30%,而TOP TOY毛利率仅为32%,净利率13%。这种差距在IP授权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愈发显著——2022-2025年上半年,名创优品集团的授权费用支出从1.78亿元增至2.41亿元,其中包含TOP TOY的IP采购成本。

面对挑战,TOP TOY启动双重转型策略。在授权IP领域,通过"国风系列""节日限定款"等差异化设计提升溢价能力,例如将三丽鸥角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打造出市场热销产品。在自有IP方面,采取"资本收购+明星营销"的组合拳:2025年上半年以510万元收购HiTOY 51%股权,签约9位潮玩艺术家,推出治愈系IP"Nommi糯米儿",五个月内实现破亿销量。

这种转型已初见成效。自研产品占比从2022年的不足40%提升至2024年的49.1%,对应收入8.96亿元,毛利率从19.9%跃升至32.7%。但对比行业标杆,其自有IP的市场认知度仍显薄弱——卷卷羊、大力招财等原创IP累计GMV分别仅1070万元和3500万元,远未形成稳定消费群体。

潮玩行业的竞争本质是情感连接的较量。玲娜贝儿通过场景化运营构建情感纽带,泡泡玛特依托玩家社群形成文化认同,这些案例表明,品牌的长久生命力取决于内容运营能力。TOP TOY虽在渠道和供应链层面建立优势,但要想真正实现独立成长,必须突破对外部授权和集团体系的依赖,构建起被年轻消费者主动记忆的品牌资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