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标准化领域专用大模型“同道”互联网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国内首款聚焦标准化工作的垂直领域智能产品,该模型旨在破解行业长期存在的标准检索效率低、文档编制耗时长、应用场景局限等难题,为标准化从业者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
在标准化实践过程中,从业人员常面临海量标准文献处理的挑战。传统模式下,人工检索和比对需耗费大量时间,且难以精准定位关键信息。针对这一痛点,“同道”依托研究院数十年的标准数据积累,通过技术攻关构建了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实现了标准信息的智能整合与高效输出。
从功能设计来看,该模型整合了四大核心模块:“同道问答”可实时解答标准相关问题;“同道编写”辅助起草标准文档;“同道解读”帮助解析复杂条款;“同道认证”支持标准符合性验证。这四项功能覆盖了标准从制定到应用的全流程,形成了贯穿标准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务生态。
在交互方式上,“同道问答”采用专家系统模式,用户输入问题后,系统能自动从标准文本库中检索并整合信息,以结构化形式输出答案。这种设计将传统的“人找标准”转变为“标准找人”,使信息获取更加主动高效。
技术层面,“同道”支持多格式文档输入,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用户可通过网页或移动端直接访问,无需安装额外软件。这种轻量化部署降低了使用门槛,有助于标准化服务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延伸。
业内人士指出,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应用从通用场景向专业领域的拓展。标准化工作涉及制造、工程、质量管理等多个产业环节,智能化工具的引入有望显著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不过,该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仍需通过用户反馈和持续优化来检验,特别是在准确性、复杂场景理解能力以及与现有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