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沈阳机器人大会:具身智能赋能 机器人“进化”迈向更类人新阶段

   时间:2025-10-19 00:31:0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沈阳举办的2025机器人大会上,人工智能与实体机器的深度融合成为焦点。从挥毫泼墨的书法机器人到精准分拣的工业机械臂,各类智能设备生动诠释了具身智能技术如何重塑生产与生活场景。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书法机器人引发参观者驻足。工程师周典介绍,该设备搭载大数据模型,能根据指令自动规划笔触,流畅书写篆、隶、楷等多种字体。当工作人员说出"写个福字"时,机械臂立即调整握笔姿势,在宣纸上稳稳落下第一笔,最终呈现的隶书作品引得现场掌声。

工业制造领域,具身智能技术正突破传统机器人只能执行预设指令的局限。在辽宁辽河实验室展区,人形机器人现场演示了汽车装配的全流程。工作人员孙鹏博解释:"传统AI只能给出步骤说明,但具身智能机器人能通过视觉系统定位零件,用机械手完成抓取、拧螺丝等精细操作,还能实时优化装配顺序。"这款机器人搭载的"工业具身智能控制系统"已进入调试阶段,未来有望在复杂生产线上实现全自主作业。

广东天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展出的"全力控高精度人形臂Marvin"同样引人注目。该设备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了毫米级操作精度,在电子元件组装、精密仪器检测等场景具有应用潜力。工作人员演示时,机械臂轻松完成了手机芯片的微米级贴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展出的"仿生五指灵巧手"则展现了机器人技术的另一突破。这只模拟人类手部结构的机械手,能完成捏取、旋转、按压等复杂动作。现场演示中,它不仅顺利抓起不同形状的零件,还能用指尖完成钥匙开锁等精细操作,为服务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奠定技术基础。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工业机器人已能胜任分拣、巡检等标准化工作,但在非结构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仍有待提升。香港大学席宁教授认为,具身智能技术将推动机器人向更灵活、更精细的方向发展:"未来三年,我们有望看到能在矿山、核电站等高危环境自主作业的机器人,它们不仅能替代人工,还能通过自主学习提升作业效率。"

在民生服务领域,具身智能技术正在打开新的应用空间。具备情感交互能力的陪伴机器人已能识别用户表情并作出相应反应,家庭安防机器人可通过环境感知主动预警,教育机器人则能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度调整辅导策略。这些创新产品预示着,智能机器人正从单一功能设备向全面生活助手转变。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