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各地响起中国重卡引擎的轰鸣声,一场由中国商用车企业主导的产业变革正以惊人速度推进。2025年,中国重汽以重卡产销量登顶全球榜首的战绩,在行业投下重磅炸弹。这家连续21年蝉联中国重卡出口冠军的企业,已将超过100万辆重型卡车销往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构建起覆盖主要经济体的运输网络。
最新经营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重汽实现重卡出口11.1万辆,同比增幅达24.5%。其中9月单月出口量突破1.5万辆,刷新中国重卡行业单月出口纪录。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设定的年度15万辆出口目标已是2020年规模的5倍,这种指数级增长背后,是系统化全球布局的支撑。
从东南亚橡胶种植园到非洲矿产运输线,从中东沙漠公路到南美丘陵地带,中国重汽构建的全球化服务体系正在发挥作用。通过30家KD组装工厂、44个海外代表处和300余家经销商组成的网络,企业不仅实现了产品快速交付,更建立起覆盖售前咨询、售后维护、配件供应的全周期服务体系。这种"大而强"的发展模式,使企业在国际市场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面对全球第一的新坐标,中国重汽董事长刘正涛提出明确战略方向:打造具备最高技术含量、品牌价值和投资回报率的商用车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企业竞争策略发生根本转变,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升级为提供全生命周期价值服务。为支撑2030年出口25万辆的战略目标,企业规划了三大升级路径:未来五年投入40亿美元研发资金,组建8000人规模的研发团队,重点突破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技术;推动业务模式从整车销售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转型;将海外经销网络扩展至400家,持续扩大本地化生产规模。
在市场策略方面,企业已摆脱低价竞争阶段。通过服务网络、响应速度和本地化改造三大核心优势,HOWO品牌持续巩固"高性价比"市场定位,SITRAK品牌则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总经理刘伟指出,企业正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特定领域的规则制定者,这种转型不仅改变着中国重汽的发展轨迹,更在重塑全球重卡产业格局。
当前,中国重汽的全球化进程呈现明显特征:研发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生产布局实现本地化渗透,服务网络形成闭环管理。这种立体化发展模式,使企业在应对贸易壁垒、技术标准差异等挑战时更具韧性。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突破,中国商用车正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