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延续板块轮动特征,人形机器人领域却展现出逆势走强的态势。资金持续加码的迹象尤为明显——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562500)昨日虽冲高回落,但单日仍获2.6亿元资金净流入,9月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已突破60亿元,年内累计吸金达160亿元,同期产品净值仅微跌1.37%,凸显机构对产业趋势的坚定信心。
产业层面正迎来从概念到量产的关键转折。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最新财报会议中透露,Optimus V3人形机器人将于2026年一季度前正式发布,目前首条生产线已完成设备安装,预计明年年底启动年产百万台的大规模生产。与此同时,特斯拉官网为Optimus项目新增超100个技术岗位,涵盖机械设计、运动控制、视觉算法等核心领域,被市场视为量产前夕的关键人才储备动作。
国内产业链同样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工业机器人龙头乐聚机器人近日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并正式启动上市进程;四足机器人领军企业宇树科技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已提交首期IPO辅导工作进展报告。资本市场的密集动作,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向规模化商用。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指出,当前板块估值已充分消化9月涨幅,主要受外部宏观因素导致的流动性波动影响。但在产业趋势从0到1突破的临界点,这种技术性回调恰恰提供了布局窗口。特别值得关注的是,11月7日将召开的特斯拉股东大会,或将成为观察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的重要节点。
从投资工具看,机器人ETF(562500)前十大权重股覆盖产业链各环节龙头:汇川技术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领军者,绿的谐波占据全球谐波减速器30%市场份额,石头科技则在扫地机器人领域持续领跑。另一只人工智能AI ETF(515070)近20日获9.4亿元资金净流入,其成分股涵盖寒武纪(AI芯片)、中科曙光(超算设备)、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等全产业链标的,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站式布局AI+机器人的选择。
行业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经历类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当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带动全球供应链重构时,A股相关板块曾走出持续数年的上涨行情。如今随着量产时间表的明确,具备核心技术储备和量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在产业爆发期获得超额收益。资金流向数据显示,聪明钱已开始提前布局这条万亿级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