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松延动力姜哲源谈Bumi定价: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是趋势,非价格战

   时间:2025-10-24 09:49:33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10月23日晚8点,松延动力在京东平台正式开启新款人形机器人“小布米”Bumi的预售。这款身高94厘米、重约12公斤的机器人,以9998元的限时价格成为全球首款售价低于万元的人形机器人产品。此前,宇树科技、众擎机器等企业已推出5万元以下的人形机器人,其中宇树科技7月发布的轻量型产品R1售价为3.99万元。松延动力此次将价格下探至万元以内,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

针对“是否在打价格战”的质疑,松延动力创始人姜哲源明确表示,Bumi的定价并非价格战策略,而是行业在探索新场景和定义新价格带的表现。他指出,人形机器人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就像智能手机和火箭发射技术一样,随着技术成熟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逐步降低。Bumi的低价源于三个关键因素:采用轻量化复合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全自主研发实现大幅降本,以及较低的产品毛利率。姜哲源强调,低价并不意味着低端,Bumi拥有21个自由度,支持起身、行走、奔跑和舞蹈等功能,并配备图形化编程等二次开发工具和配套课程。

在量产交付方面,姜哲源透露,Bumi将提供普通消费版和EDU(教育)版,EDU版预计明年1月发货,消费版预计明年3月发货。两个版本将共线生产,并按照预订付款顺序发货。他认为,Bumi的推出有助于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率和大众认知,未来行业价格将逐步收敛至合理水平,带动上游供应链降本,推动全行业普惠和不同场景的应用。

与多数企业聚焦全尺寸(身高约1.7米及以上)人形机器人不同,松延动力选择了小尺寸路线。今年4月,其产品“小顽童”N2在半程马拉松中斩获亚军,身高仅1.2米,而此次推出的Bumi身高不足1米。姜哲源表示,小尺寸机器人的研发难度远高于全尺寸产品。他解释,算法调试时,小尺寸机器人因重量轻、惯量小,仿真器难以准确模拟,训练时间比大尺寸机器人更长;硬件设计方面,紧凑的空间对集成化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控制器需集成到一张板子上,电池需缩小尺寸,同时解决散热和走线防磨损等问题。

姜哲源进一步说明,选择小尺寸路线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观察。全尺寸机器人可能让成年人产生恐惧感,而小朋友面对比自己高的机器人时会本能躲避。小尺寸机器人更具亲和力,同时能控制成本并提升运动性能。他透露,松延动力从7月至今订单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本月订单增速已追平交付进度,单月交付能力显著提升。虽然具体数字暂未披露,但订单增长趋势明显。

在商业化方面,姜哲源强调,松延动力更看重交付能力,从客户意向确认、定金收取到机器人交付和尾款支付的全流程闭环才是真正的商业化。目前,客户需求主要集中在教育类和商业演出类场景。例如,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有客户租赁机器人进行潮汕英歌舞巡演,并反馈已回本。姜哲源认为,商业表演场景的机器人租赁需求旺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针对“双11”购物季,姜哲源将Bumi的目标市场定位为“准消费级市场”,主要面向教育科研和娱乐表演场景。他认为,这是人形机器人进入消费级市场的前期阶段。对于业界关于明年具身智能投融资市场可能降温的预测,姜哲源表示不认同。他指出,宇树科技已启动IPO进程,将吸引资本关注;同时,低价产品的密集出现将催生新场景,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